首页
  • 上级:

  • eabc
  • eabcd /c    /e
  • 资料
  • 公告
  • 下级:

  • -a adult game
  • -b 大大侠
  • -c 小小侠
  • -d
  • -e 还没有想好,我要搞个什么游戏
  • -f
  • -g
  • -h
  • -i
  • -j 斗牛士
  • -k
  • -l
  • -m
  • -n
  • -o 互动小说连载,1000关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小楼听风
  • -z
  • 带你全览“论剑”游戏
  • 3 5

  • 4:  所谓穷养儿富养女的真正含义,教育等
  •        评论开放  
  • 首页12 3末页

  • 自己:

     

         http://dajia.qq.com/blog/515907123833786

     

    农业社会的缓慢生活,聚族而居,迁徙不易,使得一个人的经验变得非常重要。老年人在人伦上的先天权威性,加上生活经验的重要性,以及知识为少数精英所掌控,使得成人作为世界的绝对主宰者。但随着书写材料的变革,书籍印刷的规模化,如1450年谷腾堡发明印刷机,使得知识呈以前不曾有过的量级增长。如果说前面的传播还是量变,那么互联网近乎传播上的质变。这是对以固有经验为尚的人类社会的颠覆,对尚老为世风的中国社会也同样带来剧烈冲击。

     

  • 2015-07-03 16:29:13

  • 自己:

     

        http://dajia.qq.com/blog/482329125574078

       

    一个犹太笑话:某人遇一天使,天使说:你赶上好运了,今天你可以要任何东西,多少都行,唯一必须说明的是,不管你要什么,你邻居都会多得一倍你所要的东西。那人考虑了一下说:好吧,我想瞎一只眼。

     

    人性,“宁可一起穷,不可大家都有钱,唯独我落在后边”。

     

  • 2015-07-05 10:38:29

  • 自己: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178035

     

    少年人与社会的互搏中应该有一个基本法则:那就是这些少年人应该明白,他们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年轻一代的绝大部分人从小被诸如「早晨九点钟的太阳」、「祖国明天的花朵」这种说辞潜移默化影响,再加上计划生育的施行,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在亲人众星捧月式的悉心照料下,他们养成了一种思维惯性:我很重要。

    天涯和知乎的情感生活版块是这种思维的重灾区,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有男生追我很久之后就不追了?

    还有曾经知乎很有名的某个女题主,为了不让还在爱她的前男友跟其他女孩生孩子,而上网提问有什么药物会导致永久阳痿,典型的自我意识膨胀到了极点的病态。

     

    带着这种思维进入成人世界,注定会在与社会黑暗面的斗争中饱受老拳却又毫无还手之力。为什么?因为他们一般只拥有了这种思维中最狭隘的那个切面:自负、天真、轻浮、毫无节制、浑身槽点、自以为是、自怨自艾而又缺乏自嘲精神。这些几乎是失败者的通病,所以他们屡战斗屡败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这种思维中光亮的那个切面:热忱、上进、知难而进、永不言弃、芥子须弥、初衷不改 反而成了一种隐形技能,只有在一种bug free的状态下才能被激发,也即为:只有社会对我越好,我才越上进,只要社会对我不好,我就会持续埋怨——这听起来就是一个vicious cycle,恶性循环。

    国家是一辆行驶在历史轨道上的大坦克,驾驶者是统治阶级,他让坦克往左走,坦克就向左,他让坦克往右走,坦克就往右,不可能因为你螳臂挡车,这辆坦克就会改变它的既定轨道。你所能做的,就是融入这台机器内部,从一颗螺丝钉开始,逐渐成长为瓦解黑暗堡垒的有生力量。

     

    所以我一直认为,面对黑暗面时,最好的状态就是:自己坚信自己是重要的,同时也承认自己是不重要的。这种承认并非是一种消极的应对,而是在面对社会灰色褶皱时,说服自己卧薪尝胆,默默积蓄力量的一种智慧。

    作为跟你有同样困惑的人,我总是这么告诉自己:天会亮的,但绝不取决于我是否开了灯。但我开了灯,总归能让我周围的那块地更亮堂一些。

    就做你能做的就好了。

     

  • 2015-07-09 15:46:57

  • 自己:

     http://dajia.qq.com/blog/459173120587421

    心理学家弗洛姆有论:“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能爱一个人,那就意味着那种感情根本不是爱”,佟佟进一步道明其背后的心理意义:如果只能爱一个人,那说明你并不真正具备爱的能力,只爱一个人的心理特征是,你宁肯双手奉上自己送给选定的施虐者,这样你就不用对自己负责了,因为幸与不幸都有了债主。

    “空心人”,在我们身边确实有这么一类人,表面一切如常,甚至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素养和地位,但是那一切很可能是“听天由命”得来的,他们对生活顺流而下,做出随遇而安的样子,可是他们不快乐,深深不快乐:他们放弃选择自己的人生,这,等于是放弃自己的生命。

  • 2015-08-08 18:33:06

  • 自己: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150272/answer/58087333

     

    自我的孤独来自于和他人的关系。

     首先,自我的本质是什么?在不同的情境里,“自我”都是不同的,在这些因不同场合而对自我做出不同描述的背后,存在着一个不因背景而改变的“真正的自我”。我们认识自我的思维语境,早就预设了他人的存在。海德格尔说,从本质上讲我们是共同体的一份子,正是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学会了怎么样成为一个个体。卡尔·马克思更直截了当的说,我们都是社会性的存在,我们只有在一个(特定类型的)社会中才能获得自己的身份。

     自我被哲学家们认为是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东西,萨特说“他人即地狱”,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把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从本质上定义为冲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力图按照某个形象创造自我,这样,他人就外在于这种创造,他们是我们创造自我的工具,或者尚待加工的材料,或者是创造自我的讨厌的障碍。他人提出种种要求,设定期望,来限制我们的能力,规制我们的行为,于是也就干涉了我们创造自我的自由。我们藉由他人的存在更加意识到个体孤独无依,体会到个体生命与他人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孤独的源泉。

     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很多的哲学家,都认为沟通当然可以消解孤独感,这种说法在维特根斯坦和庄子那里则是受到限制的。维特根斯坦拒绝承认语言可以描述所有的东西,事实问题可以言说,然而“什么爱情?”“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却都是“神秘之域”,是“不可说”的。庄子说“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禅宗佛教说“不可思议”,都是拒绝语言可以承载一切的先见之误,也就是说,语言不能完全的表述所想。所以,他们甚至拒绝承认沟通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涉及思想、观念时。沟通的效用还依赖沟通双方对语言精确的共同理解,但既然语言是受到限制的,更何况我们组织语言的能力有限,沟通的绝对效用也就无从谈起。

     

  • 2015-08-10 09:38:54

  • 自己:

     

    第三步,中层边块

    正面换位:    FUFUF    U'F'U'F'

    右边换位: R'U'R'U'R'  URUR

     

    第四步,上层边块

    向上

    向上的两个在左后: FUR U'R'F'

    向上的两个横排:    FRU R'U'F'

    复位

    待复位的在左后:  UR'U''R  UR'UR

    待复位的在前后:    R'U''R  UR'UR U'

                               R'U''R  UR'UR

      

    第五步,上层角块

    1正在左后

    没有正的(两逆两顺)1逆在左后

    两正(一顺一逆)1顺在左后

         R'ULU'  RUL'U'

    1复位(或0个)在右前

         LFR'U  LU'RU  L'U'F'L'

     

     

  • 2015-10-21 14:10:26

  • 自己:

     

        http://dajia.qq.com/blog/232367125834377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些曾经历过文革的人痛定思痛,对自己年轻时的荒唐表示忏悔,但他们的结论却是“年轻人绝不能这样犯上”,故而重拾国学(实则他们提倡的基本是“伪国学”,或者是国学中最缺乏独立性的那部分),强调服从和孝道。这种思路也引发了如潮嘲讽,最具代表性的反驳意见是“年轻时靠打砸抢、批斗老师与亲人,赢取社会话语权,老了又开始讲传统,强调尊卑辈分,逼年轻人听话,以求维护话语权。这不是什么便宜都想占尽吗”?

     

        代际冲突激烈的原因很多,大时代的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造成了这种局面。

        首先,这是人类世界变化最为剧烈的几十年。当人们迅速从工业社会进入网络社会后,变革更为猛烈,资讯高度发达,各种平台打破了过往的人际关系模式、经营模式、意见表达模式,众多领域都出现了颠覆性变化。在这个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有着自己获取资讯的方式,有着更独立的思维,这使得他们出现了与上一代人截然不同的观念,不仅仅中国如此,整个开放的世界都是如此。

        其次,在这几十年间,中国的跨度甚至大于世界。

     

        即使在整个世界历史来看,几乎都没有两代人之间存在如此巨大的成长差异。

     

        两代人之间的另一个巨大冲突是人生观的差异。在丛林法则中成长起来的老一辈人,人生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因此对金钱、地位和铁饭碗都极为重视,稳定和向上爬是两大人生信条。他们对子女的教育也从这种理念出发,强调功利主义。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常听父母说这样的话:“别看这些没用的书,好好学习”——书被强行分为“有用”与“无用”,本身就是一种功利化思维。

        功利主义本身也导致了对“前途”二字的固化,按部就班、走前人的路成了主流。如公务员热,一方面有待遇、稳定等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客观体现了思维的局限。老一辈习惯了立竿见影的好处,并将这种观念灌输给子女,也因此有了过多的操纵与干预,并且容不得子女不服从。说到底,这是一种深入内心的恐惧,是过往的种种惨痛经历所造成。对稳定工作的过分看重,就是一个典型体现。加上他们一直生存在体制的阴影下,对身份、编制、保障等看得极重,因此往往将体制视为唯一出路。他们已经习惯被国家安排,所以也热衷安排孩子的生活。

     

        但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他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尽管还远远不如西方开明,但人生选择已经明显多于以往。但他们的人生选择往往被老一辈视为不够现实,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冲突。

        在种种干预下,大多数中国家庭的代际关系都变成了这种模式:父母以“为你好”的名义干涉子女生活,潜意识里不允许子女拥有独立性,也生怕子女跟其他人不一样。同时子女缺乏独立性,也往往缺乏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又无法得到父母的认同。这之中的最大问题在于,“无私的父母之爱”如果以干预、包办的方式进行,反而会变成巨大的伤害。

        这种紧张的代际关系是典型中国式的,西方国家就没有这种模式的代际关系。这与两代人的成长背景、中国的社会环境都有着密切关系。

     

  • 2015-10-21 14:36:21

  • 自己: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398755/answer/70147007

           你在一个社交圈子里的地位,更取决于你的实际能力和资源,而不主要是社交技巧。

           社交的本质来源于需求互换,彼此能提供对方想要的东西,不管是感情、经验、经历、见识还是资本、人脉、视野。

           社交能力强是优点,孤独也不是缺点,这只是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而已,或者说我们能量获取方式不同,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朋友是化解孤独的一种方式,但是学会和孤独相处,能让我们更加强大,叔本华说:一个人的自身拥有越多,别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试图脱离现状的人往往是孤独的,而孤独能让他们成长。

     

  • 2015-11-01 08:01:51

  • 自己:

    一个人心理成熟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1 理解和自己不同的人的想法和难处,宽容和自己不同的人的行为 

     

    达到这一点绝对需要一定的阅历,只有你也设身处地地为不同于自己的人想过,经历过与他相似的困境,才能理解那些人内心的苦闷和不得已;很多行为都是当事人面对自身条件和环境所采取的最优解,没有阅历的人很难理解那些自己认为怪诞的,不可理喻的甚至是变态的行为;阅历越深,越能宽容别人,知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处境和难处;理解一切即是宽容一切。

     

    2 能够把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益关系适当地加以“粉饰”,使它变得含情脉脉、不那么赤裸 

     

    这也是具有一定阅历的人才能做到的;小孩子看不清人与人关系的本质,随着年龄增长,青年人逐渐看清了人际关系的本质是“利益交换”,但是这并不是代表一个人的成熟,这些初次看清人际关系本质的年轻人往往会把这种利益交换表现的非常赤裸,由于阅历的欠缺,他们在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时候往往过于开门见山而缺乏必要的情感沟通;把人际关系理解为一手交钱一手卖身的“失足妇女与嫖客”式的关系;最后往往事与愿违,给对方造成急功近利的不良印象。

     

    实际上人际关系的本质虽然是利益交换,但是这种利益交换更近似于“约炮”;即:利益交换的前提是彼此心意相通,有一定的好感基础,而后“生意”的发生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不成熟的青年人往往把这种利益交换理解为生硬的“嫖娼” 。

     

    3 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义,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很明了,能够做到扬长避短而不是事事争先 

     

    成熟的人是对自己有明确定义的人,因为有了明确的定义,就能知道自己在社会的位置以及自己最终想要达到什么位置;对自己有明确定义的人面对自己不懂的事情不会感到窘迫,面对在某一个方面强于自己的人不会自卑,面对不适合出风头的环境不会出风头,面对潮流的时候不会盲目跟风;这样的人知道如何专项地提升自己而不是人云亦云,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无意义的训练和提高;成熟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专心地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

     

  • 2015-11-06 21:38:18

  • 自己:

    男女配对实验

        http://c.m.163.com/news/a/BV0P75UM0511A0AV.html

     

    该实验出自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经济学家Dan Ariely的《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其结果很有趣,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尤为常见。

     

    Part 1.

    实验人员找来100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男女各半。然后制作了100张卡片,卡片上写了从1到100总共一百个数字。

    单数的50张卡片给男生,双数的50张卡片给女生。但他们并不知道卡片上写的是什么数字。

    工作人员将卡片拆封,然后贴在该大学生的后背。

     

    实验规则:

    1. 男女共100人,男生单数编号,女生双数;

    2. 编号为1~100,但他们不知道数字最大的是100,最小的是1;

    3. 编号贴在后背,自己只能看见别人的编号;

    4. 大家可以说任何话,但不能把对方的编号告诉对方。

    5. 实验要求:大家去找一个异性配对,只要两人加起来的数字越大,得到的奖品越高,奖金归他们所有;

    6. 配对时间有限。

     

    实验是有奖金的,奖金金额为编号总和翻10倍。比如,83号男生找到了74号女生配对,那么两人可以获得(83+74)*10=1570美元的奖金。但如果2号女生找到了3号男生配对,那么两人只能拿到50美元了。

     

    Part 2.

    实验开始:

    由于大家都不知道自己后背的数字,因此首先就是观察别人,很快分数高的男生和女生很快被大家找出来了。

    例如,99号男生和100号女生。

    这两人身边围了一大群人,大家都想说服他们和自己配成一对。

    “来跟我一起嘛!我会给你幸福的!”

    “我们简直天作之合啊!”

    是的,有些人天生就自带“女神”/“男神”光环……谁都想和最好的“女神”/“男神”配对。

     

    但人类的一夫一妻制决定了,人不可能同时和N个人配对,因此他们(高分者)变得非常挑剔,他们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分数具体是多少,但他们知道一定是比普通人的要高。

    为什么?从这些追求者们殷切的眼神中就能够看出来。

     

    自小是女神的人为什么被外界看起来更加“高贵冷艳傲慢”,是因为从小到大她们被太多形形色色的男生追求。追求者太多,哪有时间去一一好口相向?只能高冷艳一点把不合格的拒之门外才是最佳策略。

    那些碰壁的追求者迫于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原本给自己的目标是一定要找90+的人配对,慢慢地发现80+也可以了,甚至70+或者60+也凑合着过了。

     

    但那些数字太小的人就很悲催了,他们到处碰壁,到处被拒,被嫌弃。

     

    据一位学生事后表示,在参加了这场游戏之后,他对人生的理解都有了不同……因为他在短短几小时里就感受到了人间的冷暖——他们后背的数字太小了(基本都是个位数),要找一个愿意配对的人简直是难上加难。

    心理学家发现,绝大多数人的配对对象其背后的数字都非常接近自己的数字,换言之中国古人说的“门当户对”还是很有道理的。

     

  • 2016-08-21 18:43:43

  • 自己:

     

    低学历是否比高学历更加会赚钱?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0068553/answer/88516445

     

    "最高学历群体比高中学历群体的平均收入高整整六倍,且每个教育阶层都显示出明显的级差,这个差距称不称得上天壤云泥?"

    美联储St.Louis 分部的统计数据,说明了家庭中受教育程度最高者(需大于40岁)的受教育程度与家庭净财富超过100万美元的比例的关系。硕士学历以上家庭比高中学历家庭的百万富翁比例高30倍。

     

    在如今中国特殊的社会结构中,权力和财富的大蛋糕不是通过知识能力进行分配而是更多通过血脉继承,所以authority们不希望那些出身寒门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自己没有享受到和自己对社会的贡献相符合的财富和权力。他们希望知识分子们安(gan)贫(yu)乐(yi)道(shi)、默默做(dang)贡(nu)献(cai),不吃草又可以跑得快。所以政治结构才是中国反智主义与读书无用论的最大推动力。

    高考的出发点,直白点儿的说,就是看看哪些学生更聪明、更勤奋、更有执行力(“我已经告诉你该干什么了,你能干好吗?”),通过这种筛选,完成社会分化。柏拉图的理想国理论,其实一直在被应用,只是大家都很有默契地不说出来罢了。

     

  • 2016-09-08 10:23:05

  • 自己:

     

    智商高低是因为思维习惯不同造成的吗?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283467/answer/36196052

     

    智商高,是因为他们的计算量远远超过我们常人,而这又形成自:

    1. 他们都有正确的早期教育

    2. 他们都有最持久的动力系统

    3. 他们都有遍历整个领域的习惯

    这三条因素让他们的计算量远远超越常人,在很小的年龄就具备了内在的视觉洞察力,成为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数学“天才”。

    什么是内在的视觉洞察力?视觉洞察力就是常人看来复杂的大量思考项目,“看起来就像跳动的音符、图案、模块”等等抽象后的思维线索,就像高级棋手下“盲棋”。

     

    欧几里得几何非常依赖各种技巧,而把代数的方法用于几何研究,比如椭圆公式(黎曼几何),而非欧几何最终为相对论打下数学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引力就是几何”。

  • 2016-10-01 11:46:53

  • 自己:

     

    请你爱我之前先爱你自己
    爱我的同时也爱着你自己
    你若不爱你自己
    你便无法来爱我
    这是爱的法则

    因为
    你不可能给出
    你没有的东西
    你的爱
    只能经由你而流向我

    若你是干涸的
    我便不能被你滋养
    若因滋养我而干涸你
    本质上无法成立

    因为
    剥削你并不能让我得到滋养
    把你碗里的饭倒进我的碗里
    看着你拿着空碗去乞讨
    并不能让我受到滋养
    牺牲你自己来满足我的需要
    那并不能让我幸福快乐

    那就像
    你给我戴上王冠
    却将它嵌进我的肉里
    疼痛我的灵魂
    宣称自我牺牲是伟大的
    那是一个古老的谎言

    你贬低自己
    并不能使我高贵
    我只能从你那里学到“我不值得”
    自我牺牲里没有滋养
    有的是期待、压力和负担

    若我没有符合你的期望
    我从你那里拿来的
    便不再是营养
    而是毒药
    它制造了内疚、怨恨,甚至仇恨

    我愿你的爱像阳光
    我感受到温暖、自在、丰盛喜悦
    我在你的爱里滋养、成长
    我从你那里学会无条件的给予
    因为你让我知晓我的富足
    与那爱的源头连接,永不枯竭
    永远照耀

    请爱你自己吧
    在爱他人之前先爱自己
    爱自己不是自私
    牺牲自己并不是爱的表达方式

    爱的源头就在那里
    然而,除非你让自己成为管道
    爱不能经由你而流向我
    你若连接
    爱会滋养你我双方
    你若断开连接
    爱便不能经由你而流向我
    你的爱便不是真爱
    而是自我牺牲

    然而,那不是我想要的
    爱自己,是生命的法则
    除非爱自己
    你不可能滋养到别人
    我愿意看到充满爱和滋养的你
    而不是自我牺牲的你

    因为,我也爱你
    我爱你
    必先爱我自己
    否则,我无法爱你
    而你,亦当如此

    生命的本质是生生不息的流动
    生命如此,爱如此
    请借此机会好好爱自己

     

  • 2016-12-12 10:37:33

  • 自己:

     

    不要罪恶化、妖魔化跟你的不一样

       中国人从文革以来,社会性地领悟了阶级斗争的方法论,在生活中有意无意的误用着阶级斗争的方法,来对待跟你不一样的事物和价值观。从心理层面,我们的内心是那样害怕被罪恶化、被妖魔化,于是往往先把对方罪恶化、妖魔化,以此来减轻自己心中的恐惧和压力。如果生活中我们实在无法完全控制自己,无法避免这种超限度的做法,那么请无论如何至少守住一条底线:不要这样对待孩子。

       对待孩子,有事说事,就事论事。不要为了“小树不修不直溜”,或因为孩子的执拗、倔,而在“上纲上线”中,在这种套路中,让孩子有了罪恶感。如果“树”被家长修直了,但孩子心中却留下了“不直即罪恶”的阴影,那么,我宁愿孩子能保留“不直”,并保留“我是好孩子”的底气和硬气。

       我们人生的这个方面,也许已经被毁了,但请让这破坏终止在我们这一代,请把这伤害凝固在我们的身体之中,不要让下一代再承受这些。

       这,很难,太难了;但,请努力,请大家努力,让我们共勉。

     

  • 2017-10-09 13:18:38

  • 自己:

     

    不用感激伤害过你的人,哪怕你确实因此而坚强

       https://c.m.163.com/news/a/D0ADAF0B000181BT.html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不可避免地遭遇一些不同程度上地伤害。这些伤害可能来自身边人、也可能来自陌生人,或是身体上的,或是心灵上的。

    也许我们是没有被这些伤害打倒反而变得更加强大,但这并不意味这些无端的恶意就可以被忽略掉。

    不用感激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哪怕你确实因此而坚强。

     

    01

    “插刀的是别人,拔刀的是自己。”

    历史学家休谟曾说过:恶意是一种无缘无故产生的伤害他人的欲望,目的是从比较中获得快乐。

    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语言有时候都因这些恶意而变得可怕,出口的字句都变成了伤人的“刀子”。

    “你现在就这点工资还想买房,别妄想了。”

    “你在这种三线城市肯定不会有什么前途的。”

    “像你这种成绩不拔尖也没什么特长的人,现在肯定在哪个公司里当小职员吧”。

    “哎呀,好久不见,你怎么又胖了”

    “这点事情都做不好,我看,你也就这点出息了”

    ... ...

    经常爱说这些话的“烂人”们,觉得自己不过是说说而已,对方不会介意的,况且有些说的本来就是事实,谁要是生气,就是小气。

    但是这些话里包含的嘲讽、挖苦和不信任,只有被说的人才懂这些话对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心理伤害。

     

    曾经有个朋友说,他考上重点大学之后最想告知的是两个外地亲戚。因为高中的时候,他学习很刻苦,但成绩一般。有天他们到家里来,看他在学习,用方言低声说:“就他那笨样,绝对考不了啥好大学”,带着十足的讥讽。

    他们以为他听不懂,可他不但听懂了,还记住了。

    没有人有资格随意给别人泼脏水,自己说的过分了,不但不自知,还要求他人不要在意。说到底,不过是用贬低和伤害他人的快感来满足自己阴暗的心理。

    虽然信在《海阔天空》里唱道,“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彩的活”。虽然也许我们在听了他们的话之后,下定决心让自己变得更好。

    但之后的成功都和那些曾经瞧不起你、伤害过你的人没什么关系,不用感激,觉得那是一种“激励”。

    你从坑里爬出来了,首先应该谢的人是你自己。

    因为,让你变得更好的,是你自己的付出和努力。

     

    02

    “被伤害之后的委屈只有自己记得,承受过的心理压力更不会有人知道。”

    有个同学曾因生病住院打激素,一下子变成了190斤的胖子。样貌“恐怖”,使得他走在路上都会被人盯着看,不少同学更直接喊他“大怪物”。

    就在他已经习惯了被大家嘲笑和欺负的时候,突然一个女生走进了他的生活,要和他成为朋友。

    她的好让男孩受宠若惊,所以一瞬间就把她当成了真心好友,一起去漫画书店,一起去买零食,他觉得她很善良,和别的女生不一样。

    直到有一天,她把他带到了一群高年级的同学面前说:“你们捏捏他的脸,可好玩了”。整个下午,他的脸被学长和学姐捏了个遍,又红又肿。周围的哄笑让他觉得自己不是一个被尊重的人,而是一个供人玩乐的“小丑”。

    还听到她和学长说:“他不会介意的啦,放心,他那么胖那么丑,只有我可怜他、肯理他”。

    后来,同学再没有和她说过话。因为从那个时候起,他才真正地感受到了心痛以及什么叫不该有的希望。

     

    马嘉莎塔碧在《我在伊朗长大》中说:一生中,你会碰到许多混蛋,他们伤害你,是因为他们愚蠢,你不必回应他们的恶意。

    很多人都被英国流行歌手阿黛尔的歌声感动过。她的第三张专辑《25》成为英国史上销售最快的破百万专辑,在24岁就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人之一。

    但从她19岁发布第一张专辑开始,直到她今天取得如此的成功,攻击她身材的言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在音乐才华没有完全被赏识之前,阿黛尔也只是因为“胖”就遭受了许多的伤害,但她选择努力的熬过这些时刻,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也变得更为宽容、大度和善良。

    有人说,阿黛尔不那么胖,会有今天的成就吗?没那些骂她胖的人,她能那么努力吗?

    会,因为让阿黛尔成功的至始自终都是她的音乐才华,而不是那些揪着她的缺点不放,一直在攻击她的人。

    唯一可以对那些人勉强值得说感谢的地方,就是认清了这些人是怎样的人,也许我们的良好品行决定了我们不会去计较,而是更勇敢的做自己。

     

    03

    “对恶的容忍,就是对善的残酷。”

    不要去感激那些曾伤害你的人,说什么是他们让你成长。这对那些爱你的人一点也不公平。

    真正支持你坚持下去、没有让不幸的事情摧毁你的,除了你自己,就是那些一直陪伴在你的身边,真正爱着你的人

    听过一个关于抑郁症的故事。有个人因为在工作上遭到最信任的人背叛,而患上抑郁症,科研进展处于荒废阶段,事业也处在奔溃的边缘。

    身为人子、人夫却不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收入,相反还要花一大笔医药费在治疗上。而这一切的伤害和后果都来源于背叛自己的那个“人渣”。

    他深受打击,一年的时间都处于以泪洗面、辗转难眠的阶段,还曾想过自杀。

    而他的人生最终得以拨乱反正的原因,在于妻子的安慰、父母的关怀、导师的开导和朋友的陪伴。

     

    珍惜世上那个像刺猬一样,用柔软的肚子保护住你的人。

    他们才是你最应该感激的人。

    所以,不用再说什么“谢谢你的伤害,让我变得坚强”,而是“正因为我们是这样“坚强”的人,才没有被那些伤害所击垮。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过:罪过一旦犯下来,一旦有个受害者,其它任何赎罪的方式都不能让过去的罪过消失。

    在与伤害抗争的过程中,我们也许充实了人生,开拓了眼界,提高了自己心灵的耐压和强度,后来也在内心里与自己达成了和解,变得不在计较和以怨报怨。

    但是,这些都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自己在内心所达到的解脱,以及周围爱人的陪伴。

    而不是因为伤害你的那个人。   

     

     

  • 2017-10-09 14:11:32

  • 自己:

     

    父母皆祸害,子女还能成才吗?

        http://dajia.qq.com/original/category/ll20180313.html

     

    泰拉·威斯奥佛对普高教育的漠然来自于她的父亲,但她对自己的学霸之路也没多大兴趣探讨反思。她如火箭一样快捷敏锐的自学能力,自然得如同莫扎特四岁无师自通地弹钢琴一样。这种学习能力,对知识天生的渴求,是多少坚韧教育,暑期天才夏令营,多少资源堆积下都刺激不出来。

    教育的成功,在这样的特例前完全是一个谜。人家一个不许孩子上学的摩门教家庭却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孩子成为学霸!这种差距,让自己不得不问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一个人内在的动力,可能是与生俱来,也可能是后天激发,这种如饥似渴的动力最终能否出现,是区别天才和普通人的界限,无论这种动力落实在写作上,还是软件编程上,艺术上,还是创业上,甚至在排除万难千方百计生存下去的幸存者中,也是那一丝内心的小火苗,让人于绝境中不至于沉沦。但这小火苗是什么,它从何而来,它最终选择了谁,却是教育之谜,人生之谜。

     

  • 2018-03-13 20:41:07

  • 自己: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890741

     

    该说法来自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的一段话: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精致”的选择,是指了解游戏规则、懂得利用漏洞、精于细节盘算、甚至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但是low,害怕风险,无大志向。

    成大事者,绝不是圆滑、老道、善于利用规则的那群人,而是有志去制定规则、改变世界、并愿意为之承担风险并付出代价的那群人。

     

    这里有一个凤凰卫视采访钱老的视频链接,在视频里钱老举了个例子:

    我讲一个故事,一个文学典型,比如我去上课,发现有个男生,他坐在第一排,他非常注意听我讲课,下了课以后,他走到我面前,说:钱教授,你这个课讲的真好。他讲,你好在哪里,一二三四五,全部讲的都在点子上。作为教师,碰到这样的学生,当然非常高兴,所以对他有好感,如此一二三四,那么我对他好感与日俱增,到了第四天或者第五天,他又来了,他说:钱先生,我要到美国留学,请你写一个推荐书。我这时候,当然欣然推荐了,然后推荐完了,第二天,这学生不见了,从此消失了。

     

  • 2018-04-01 10:24:56

  • 自己:

    小溪陈氏

    https://mp.weixin.qq.com/s/nM5hhKND0HZZT6HtOV_nMQ

     

    小溪陈氏始祖千七郎公,生于元武宗三年(1310年),卒于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居住在长乐(今五华县)老虎石,陈千七郎之孙陈淳节(另一说为陈淳节之子陈素睦)迁居揭西县小溪乡温屋寨(今揭西县五经富镇联南村委会小溪村)。

     

    千七郎公上祖世系尚未明晰,相关资料线索考究推测可能是宋朝学士陈宽公之六世孙元朝巡检陈桓公,字以礼,号陈七郎,居北京五凤楼前立业,后移居广东兴宁长乐、揭阳。生子:长陈虬,字子文,次陈彪,字子武,三陈大五郎。具体确切世系仍待后人考证。

     

    小溪陈氏世系

     

    小溪陈氏立业开基后,裔孙繁衍,播迁至揭西陈岗围乡、陇尾乡、茅园乡、戽斗寨、大岭下乡、义经围乡、圆墩乡、砂坝港乡、鸭母湖乡、吼下乡、粗坑乡、蛇头乡、饶屋寨、岔水岭村、坝子乡、潋坑埔村、大坪埔村、南山分水乡、金营埔乡湖西坝村、新塘湖乡、鹿子洋乡、京溪园乡、陈牙石乡、井潭乡、长滩乡、海丰县赤石镇新寨等等,可谓枝繁叶茂,族裔广布。

     

    小溪陈氏宗系人才辈出,有国际著名热带病专家陈子达、中共汕头市委常委兼组织部长陈权、骨科和野战外科医学大家陈景云、革命烈士陈自愿和陈亚凤等等。

     

    小溪陈氏宗祠位于揭西县五经富镇联南村委会小溪村,建筑面积1169平方米,建于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堂名“其昌堂”,为小溪、鸭母湖陈氏总祠。该祠依山坡自然台地建筑,前门楼有七级石阶,上中厅有九级石阶,故传有“小溪祠堂七九级”的专称。由于陈氏宗祠依山升高,有居高临下之势,且祠格广阔,分外有一种雄伟韵味,入其祠而感庄严肃穆之气顿生。当地人以山水论列,称其后有重峦叠嶂来龙,右延有狮山蹲伏,左围有象山跪候,万象来朝,而成“狮象守衙”格局。据说清初有曾心武者,在朝掌天文历法地舆,人称国师,遭贬南来,观该祠而议其“龙旺局宽”,于是指点用碎石镶嵌八卦之形于祠后,以镇来龙,至今铺砌八卦碎石犹存。反对者则说曾心武受曾氏怂恿而来,意在破坏该祠风水。孰是孰非,直到现在疑云未开。至今其昌堂中明建石柱、石阶、柱础等仍在,格局不变,其祠建筑有许多独特之处,在总体设计上、建筑工艺上都有许多值得参考的地方,是潮汕古民居的一个杰构。

     

    小溪陈氏宗祠实际是一个大型围屋,范围比中间主体祠堂大得多,祠埕开阔,入祠步步升高,主体两侧房屋多荒废半塌,仅重修中路祠堂。此祠明代建筑风貌到处可见,尤其是石阶、石柱、原建砖墙,古色古香。村民多迁出外居住,房屋多荒芜生草。好多房间没有了屋顶。

     

    小溪地处五经富东部南侧,在龙江的西面,龙江源于丰顺,是五经富镇第一大河,经五经富镇后,又向南流过京溪园镇、塔头镇,在东园镇流入榕江南河。省道335经过鸭母湖东侧。鸭母湖南面是揭西县京溪园镇,小溪村已是五经富镇最南端的村庄。陈氏的发展,仍然向南扩至隔镇京溪园镇大岭下、长滩等地。小溪陈氏元代始创居五经富镇小溪一带,到现在其族遍地布五经富镇和京溪园镇等地,包括海内外裔孙,己发展至10万多人,这是一支发展迅速的族属。祠堂的大气,往往由其族的大气而生。这便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小溪陈氏多次修谱,现摘录相关谱序于下:

    重修族谱序

     

    易自乾坤,而六子之变化无穷,则有图以统之。乐自律吕,八音之族生不已,则有谱以传之,大哉圣人之用心矣!至于族之有谱,尊其祖也。人之有祖,犹水木之有本源也。其流派之弥漫,枝叶之繁茂,若不图之以谱传之,则千百载下之子孙孰得从而知之。世之不知,学者往往昧其所自出,则昭穆之序弗明,尊卑之分弗讲,亲疏之情弗通,盖由谱序系不著,族义不辨,其不陷于苏日允六行之失者寡矣!

     

    余广游潮之揭,往谒大尹林月川公。适崎山之陈姓乃世家业儒也。询及右族有邹鲁之凤,儿孙有衣冠之雅。族长陈西峰,坦居达泉等志不忘本,故以族谱请之。余嘉其孝思,故扬为之言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自肇姓以来,始祖生于二世,二世生五宗,五宗生九族,九族列而为傍。从犹卦之,六子千变万化而有三百八十四爻,皆归统于乾坤也。昭穆生于左右,左右生于斩齐,斩齐生于大小,大小降而为缌免。犹乐之八音,千节万奏而有三百六十四调,皆系属于律吕也。陈之世系乃虞帝之后,金枝胤嗣,五代宛丘其奕叶也。及大元初,千七郎公复兴,移居蓝田都之小溪乡,山川环拱,固形胜之都,志有取焉,而为陈之始祖者斯人也!延至三世念二郎迁于长乐之洑溪。数年间时世遭乱,宗籍失守,唯彼知而复修之诚,可谓知本探源矣!能继志述事矣!嗟夫!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今既十世而族图重修,则大宗小宗之法灿然明备,左昭右穆之辨秩然不紊。吾故喜其重于尊祖敬宗,知所先务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此之谓,与是为序。     

     

    时在明万历丁丑岁公元1577年仲冬月朔日。

    福建银邑解元玉山林奇石拜赠。

    备注:林解元为七世祖坦居公之上宾,八世祖东山公、松岩公之友好。

     

     

     

    今夫于之有谱,固以溯渊源别支派,以序昭穆,笃恩义而正伦纪。大传云:上治祖弥,旁治昆仲,下治子孙,族谱有焉。然则族之有谱,一如国之有史,都邑之有志,同其郑重而不可缺者也。

     

    小溪陈氏代有令德,子孙番衍不下几千余人,号称蓝田巨族。考其瓜瓞之始,固其始祖千七郎之子姓亦其三世祖念一郎之后昆也。盖千七郎昆伯季三人,伯兄千二郎,仲叔十五郎,皆于元太祖定鼎之初,移居惠州或仍居长乐茯溪等处,惟千七郎独居揭邑。生子五人:长大一郎,次大二郎,三大三郎,四大四郎,五大五郎。其自大一郎以至大四郎,或亡或徙,或以世远年湮,书简有缺,俱混而不可考矣!惟大五郎生子三人:长念一郎,次念二郎,三念三郎不幸无传。念二郎仍居长乐。念一郎号称淳节公,择于蓝田都之小溪乡而居焉。

     

    念一郎生子三人均有所传。自国初以迄于今,子孙绳绳振振而愈昌愈炽者,均念一郎之后昆而实千七郎之子姓也。

     

    凡此世系之源流,支分之派别,皆陈氏之子孙,父子历代相传,悉以告我,言有徵而可据,事有实而可信,非同于杞宋之湮没无徵荒邈而不考也。

     

    余祖母乃陈之所出,世代往来密迩无间。我两舅氏讳瑛讳球,爱我甚笃。余观其为人,耽嗜林泉,罕游街市,玉昆金友,口无择言,身无择行,隐恶扬善,洵落落焉,有忠厚长者之凤,其足以绳祖武而昌厥后无疑也。尝与谈论之暇,有志于族谱之修,嘱余作序,以弁其首。诚孝子慈孙,合敬同爱之心也。余故不避迂拙,述其源流,别其支派,以叙其事。如此俾后之子孙,庶有可考据而不失云尔。

     

    时在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丁亥岁)菊月念五日。

    愚甥萧如聪(六世祖崎峰公之外甥孙)顿首拜。

     

     

    辈序

     

    中华屹东方,生灵奕炎黄,有骛炫先始,藩衍赫颍川,晋兹新史序,全民展宏观,科学现代化,宇宙共家邦,敏觉挥才智,星系畅津航,欣臻崇意境,宏图济云端

    备注:该辈序歌制订于1982年,小溪陈氏宗系自21世“晋”字启用。

  • 2018-05-25 15:47:47

  • 自己:

    你越对,你得罪的人就越多

          作者: 曾仕强

          https://c.m.163.com/news/a/DIDKH36I05129KPS.html

     

    在中国,你越对,你得罪的人就越多。

    我要说明的是,听中国人的话要很小心。

    我们绝对不是要你同流合污,绝对不是要你投机取巧,但是我们要你顾虑大家的面子,要你能够随机应变,要你能够忍一时之气,否则这个是非永远是讲不通的。

    是非在中国社会是高度困难的一件事情,说清楚一点,我们是中有非,非中有是,这个人这一部分做对了,他一定有一部分是做错的。

     

     

    中国人求的是圆满,绝对不是对错。实际上这是最难做到的。

    中国人最讨厌没是没非的人,但是中国人最不喜欢是非分明的人。

    凡是是非分明的人,人缘都不好,事情也办不通。

    我们是要求很高的民族,我们要在圆满当中去分对错,分对错分到不圆满,那你就前功尽弃。

    相反西方人是很简单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中国人绝对没有这回事。

     

  • 2018-05-25 15:48:34

  • 自己:

     

    越是精英的大学,学生越务虚不务实

    http://new.qq.com/omn/20180526/20180526A1LS0S.html

     

      众所周知,美国的精英大学,毕业生总是最成功的,否则大学就该重新排名了。

      以耶鲁大学为例,在过去25年里,历史一直是头号热门专业。历史专业的学生占本科生的13%到15%。史景迁的中国史课年年几百人上,已经成了传奇。英语专业一直是四大热门专业之一,在90年代前半期还是第二热门的专业,后来才被经济学和政治学超出。

      而耶鲁的经济学,是高度理论化的人文学科,不是实用学科。耶鲁根本就没有实用的经济(即商务)本科专业。

      哈佛大学前四大热门专业,第一是社会科学,选该专业的人数占本科生的48%;第二是生物,为10%;第三是英语,为8%;第四是心理学,为7%。

      普林斯顿的传统五大专业是政治学、经济学、历史、英语和国际关系。最近心理学上升,取代了英语,目前最热门的是政治学。传统上,46%的学生集中在这五大专业。最近学校努力推行专业多元化,已经初见成效。

     

     

      解释这一现象,还要诉诸我们最基本的常识。这些精英大学,培养的是未来的领袖。当领袖,要把握大方向,其关怀和训练当然必须宏观,不能一天到晚坐在那里数钱算账。

      从这些精英学校的学生背景看,大部分学生出身于中高产阶层,父母受的教育很高,对大学有充分的理解,鼓励孩子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大学的最基本目标,是发现自己,认识世界,反省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大学主要是一种精神经历。度过了这样4年的人生,再想实际问题也不迟。

      普通大学的大学生,则是另一番光景。他们许多人来自劳动阶层家庭,常常是家里的第一个或者第一代大学生。他们的父母没有受很好的教育,许多人反智主义情结甚重,觉得大学总是教一些读书人才喜欢的没有用的东西。

     

     

      如今的社会变化快,信息多,令人目不暇接,人们对任何东西的了解都浮皮潦草。大学的人文学科,则给你提供了一生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机会,去专心致志地读伟大的历史和文学著作。这样,你就学会了专注于大的理念,不被一些琐碎的细节所支配。

      理查德·弗兰克(Richard Franke)是1953年的耶鲁毕业生,领导一个大投资公司24年之久,如今已经退休。他的体会更为具体:“生意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不管你把公司办得多么成功,你那一套不到5年就得变。也就是说,你每5年要有秩序地重新塑造你的公司。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但你更需要一些能够综合思考不同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的人。所以我作为公司首脑,就喜欢雇用人文学科出身的人。”

      他这个意见几乎代表了所有被访者的看法:人文学科培养的分析深度、创造力,比商学院教的东西更可靠。

     

         查尔斯·埃利斯(Charles Ellis)于1959年从耶鲁毕业,专业是艺术史。他创建并领导一个国际贸易咨询公司达30年之久。他强调说:“如果你想当企业领袖或经理,本科学商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重大失误。你所能学到的只不过是一些高级的账目管理技术。

      他认为,人文学科给你奠定了管理人才的战略性的基础训练。生意场上,归根结底是跟人打交道。你想成功就得跟成功的人接触。你赢得人家尊重的最好办法,就是和人家有共同的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

      你最好是把和你生意有关的人都看作是志愿人员。他们如果不感到和你接触有意义,而只是赚几个钱而已,他们早就干别的事情去了。他的这番高见也同样得到其他耶鲁毕业的大老板们的认同。

      大家普遍的感受是,当个成功的生意人,就要看你是否有和思想复杂、社会关怀深刻的人打交道的能力,要看你是否能够创造一个文化氛围,让这些心灵复杂的人在这个氛围中感到愉快。

     

      在美国前1000家大企业中,只有1/3的总裁拥有商学硕士学位。说到底,人文教育是向你展示人类最重要、最伟大的理念的交锋,并让你也被卷入这样的交锋。伟大的理念培养伟大的人,不管是在哪个领域。

      用美国建国之父杰斐逊的话说:“教育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够自己来判断是什么保证了或者威胁着他的自由。”

      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正是人文教育要训练的东西。没有这样的思维,不仅做生意时会盲从,跟着人家买股票、炒房地产,美国的民主制度,也会陷入危机。

     

  • 2018-05-27 11:29:19

  • 首页12 3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