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知道穷养儿,富养女的真正含义。认为男孩要严格,少给钱花,女孩要给买好的东西多给钱花。有儿女的看看下面的文章。
教你如何穷养儿子,富养女儿
穷养儿子,是对男孩一生的投资;富养女儿,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投资。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就是培养宝宝自信、自立和智慧。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所以“男孩穷养,女孩富养”成为传统养儿育女的“金科玉律”。
“穷”养男孩的真正内涵
作为父母一定要清楚,现在儿子受“苦”,长大后才会成为一个“富有”的人,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对于每个男孩子来说,无论是成长还是成熟,都需要自立自强,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面对更大的困难,需要不懈的自我奋斗,可以说,成功男人的成长和成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艰苦奋斗的过程。也许,好多人认为“穷”养男孩,就是控制孩子的花销,不要给他太多的享受,以免惯坏他,这样的理解较为片面,和我们所说的“穷”养有一定的区别,我们认为“穷”养男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穷困”和“艰苦”的切身感受,对孩子意志、品质、性格、心态的磨砺、锻炼和培养给孩子带来的价值。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过程,男孩极易养成挥霍的习惯,贪图享受,脆弱无能,不负责任,不知人间真情。就像有的城市小学生听说农村有孩子吃不饱饭,竟吃惊地问:“饿了为什么不吃巧克力?”这不禁让人想起历史上的痴呆皇帝晋惠帝,天下荒乱,百姓饥饿,他说的话就是:“何不食肉糜?”这样的男孩日后怎能面对生活的考验。他们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
古话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男孩要成才,不回避“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让男孩过早地亲近“富”,远避“穷”,看似爱之,实则害之。所以,一定要让男孩在必要的“穷”和“苦”中得到锤炼,懂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穷”养男孩,并非是要男孩吃糠咽菜,忆苦思甜,让男孩承受不必要的非人折磨和痛苦,而是让父母减少对男孩的娇生惯养、包办代替,让男孩从小多一些经历、多一些锻炼,培养他们坚韧、顽强的性格。概括起来,“穷”养男孩我们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看大图
“穷”养内涵一:
让男孩过点“苦日子”。优裕的物质生活和给孩子大量的金钱,是葬送孩子的第一杀手。有人戏称,孩子拥有大量的钱财,除了购回享乐、好逸恶劳、攀比之心外,还买回了囚车和监牢。经济腾飞了,腰包鼓起来的家长们将钱用在培养子女上,这本无可厚非,可以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环境,但绝不能给他们太过奢侈的物质享受。要不然,就把钱存起来,等儿子长大,有了正常的金钱观后再给他也不迟。为了儿子的积极奋进,为了儿子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为了儿子不饱暖思坏,还是让他过点“穷日子”为好。
“穷”养内涵二:
让男孩体验挫折感。温室里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风暴雨的侵袭。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疼的爱子观,会促使男孩意志不坚强,心理承受力差,稍遇不顺心或挫折就走极端。挫折会激发男孩勇敢无畏的精神,积极面对遇到的困难。作为父母,就必须让儿子遭遇“挫折”,鼓励其克服并战胜它。
“穷”养内涵三:
让男孩学会独立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万事包办”,这是育人大忌。很多大学生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会叠被,这简直不可思议。这样的男人能接受社会的各种挑战吗?能有创造力吗?所以,父母要尽快从儿童时起,就教会并让他们独立承担力所能及的事。生活自理、会做家务、做饭、独立办事是人之必然!
“穷”养内涵四:
让男孩适当受点委屈。男孩子必须要学会坚强。适当地受点委屈,就会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儿子做错了事,家长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惩罚是必要的,哪怕他受点委屈,也不乏是育人的一种策略。这样的孩子,领略过多种情感体验后,逆反心理少、心理承受力强、心理健康,易成大事。
“穷”养内涵五:
让男孩学会承担责任。责任是男人肩头的“徽章”。因敢于担当,不推卸责任,才让男人更显魅力。所以,父母对男孩要从小进行责任心的教育。让他们未来能担起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穷”养内涵六:
让男孩多点乐观和爱心。乐观的心态和善良的爱心,是一个成熟优秀的男人必备的品质。所以,父母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导孩子,擦去孩子心灵的污垢,消除孩子心中的自私,让孩子成长为一个乐观开朗、善良真诚的人。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儿子,但爱有“小爱”和“大爱”之分。那种一味地宠爱儿子的做法,就是“小爱”;而那种“穷”养儿子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大爱”。大爱无疆,男孩只有在这种教育下,才能成长为健康快乐、优秀卓越的男人。
“富”养女孩的真正内涵
女孩富养,其主要真义是从小要培养她的气质,开阔她的视野,增加她的阅世能力,增强她的见识。“富养”的女孩,因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有智慧,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等她到花一样的年龄时,就不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女孩最应该培养的品质首先是善解人意,她有一个好的性格,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对给予她帮助的人都心怀感激,是一名优雅的淑女。
“富”养内涵一:
鼓励——鼓励着养,而不是谦虚着养。
曾有一位女孩的妈妈来信问我:教育女孩的方法太多了、太繁杂了,有没有什么“最完美”“最简单”“最容易掌握”的方法,可以让我这个“懒妈妈”也能顺利引导女儿成长为一名优秀女性?
我的答复是这样的:非“鼓励”莫属。
我的一位学生,一位13岁的女孩,就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每当我碰到困难,犹豫不决的时候,爸爸总是会坚定地站在我的身边告诉我:“孩子,在爸爸心目中你是最棒的,爸爸相信你能做到!”多亏我的爸爸,我才能养成独立、坚强的?格……
与男孩相比,女孩生活在一个关系的世界里,她们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认可,需要别人在后面推她一把。对她们来说,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别人的助力,就是自己自信、独立、坚强、追求卓越的动力之源。
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多说一句鼓励的话、多做出一个鼓励的行为,往往就会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当然,“鼓励着养”,而非“谦虚着养”也就要求我们——
常说常做:
“女儿,爸爸妈妈很爱你。”
“爸爸妈妈相信你。”
“在爸爸妈妈心目中,你是最棒的。”
女儿伤心的时候,把她拥在怀里;女儿胆怯的时候,拍拍她的肩膀;女儿忧郁的时候,时常给她一个明媚的微笑;没事的时候,常和女儿静静地说点悄悄话……
不说不做:
“你怎么总是做错事。”
“和××比,你真是差远了。”
“这样的表现,真不指望你有什么出息了。”
“富”养内涵二:
疼爱——疼爱着养,而不是溺爱着养。
女孩健康成长的第二个“富养内涵”,就是爱,就是源自父母的疼爱。但是,家长朋友?,我想问问你们:疼爱的方式,你选对了吗?
让我们先用这样一个小故事来测试自己的“爱之度”。
溺爱的故事:
女儿和邻居家的小朋友闹矛盾,一位妈妈这样对女儿说:“可恨的××,都怪他,惹得我宝贝受伤,再也不和他玩了。”
疼爱的故事:
女儿和邻居家的小朋友闹矛盾,一位妈妈则这样对女儿说:“我们原谅××吧,前几天他还同你分享他的玩具了呢!”
什么才是真正的“疼爱”?什么又是过了头的“疼爱”——溺爱?同样的一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又是如何处理的?我想此时每位家长心中,都己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如果不想培养出娇气、蛮横无理,甚至颐指气使的“小公主”,就应杜绝“溺爱”。
那么,“疼爱”究竟是怎样一种爱呢?
在我看来,疼爱就是用光明、温暖、坚信、乐观……这些幸福的字眼,去占据女孩最初、最柔弱而单纯的心灵,把它们变成女孩一生的信念,让她的世界充满爱与幸福。
“富”养内涵三:
负责——负责任地养,而不是顺其自然地养。
我的一位相交10几年的女性朋友,每每和我谈起自己的母亲,总是一肚子的委屈:
从小到大,我妈什么都不管。我姐姐嫁人,她就一句话:“这婚事我不同意,以后后悔了别来找我,也别怨我。”我考大学那年,她也是一句话:“你喜欢什么就报考什么,不用问我。”结果现在,姐姐婚姻生活很不幸福,她最恨的就是妈妈;我一想到她说的那些话,也是想爱爱不起来。
每次想起我这位朋友的话,我就会深深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本应是与妈妈更为贴心、更为亲密的女儿,何以对母亲毫无感情?想来想去,我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真的是父母做错了。
父母错就错在,对女孩的养育太过“顺其自然”,而缺少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是什么?就是——你要为女儿的成长“帮点忙”。——
女孩性格内向,甚至有些自卑。(父母“帮点忙”:带你的女儿多多去交际,鼓励她,赞美她,赋予她自信。)
女孩爱好很少,没什么特长。(父母“帮点忙”:带你的女儿去逛逛乐器行以及舞蹈学校,引导并培养她的爱好。)
女孩遇到重大的抉择,左右为难。(父母“帮点忙”:把利与弊分析给女儿听,旁敲侧击、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她。)
消极的父母,顺其自然;积极的父母,创造“自然”。
生活中,这种为女孩“创造自然”的帮忙机会,实在是太多了。
总而言之,负责不是说你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多么好,就叫负责了。负责,是你对孩子能力的培养负责;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负责;对孩子的人生蓝图负责;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负责与否,决定了女孩会成长为一个一无是处、事事依赖别人的人,还是坚强独立、独当一面的人。
我以为,这才是富养女孩的真谛!
后语:总结以上几个观点听上去似乎都是在情在理,但我们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无论穷养,还是富养,其内涵都在于教育。家长无论是对男孩还是女孩,都培养孩子自信、[强]自立和智慧的过程。
http://dajia.qq.com/blog/342198057790137
【四】
徐宇澄不是个机灵孩子,日常生活中尤其笨拙,连裤子都穿不好,经常把三角裤的三个边弄混,把应该穿在大腿的那一边穿到了腰间,然后到了上厕所时才发现,于是在洗手间里一边艰难地褪裤子,一边憋尿憋得跺腿。他还曾因为被子叠得很差被老师罚着连叠十次,“差点晚上都不用睡觉了”。他上课发愣,不爱写字,成绩一般,反正他不是传说中的优秀孩子,但这些好像都没有耽误他思考人生。
有一次,我和徐宇澄一起读到一首民谣:
“高个摘个枣,矮个急得满地跑。高个摘个梨,矮个地上急。”
我也不知这民谣为什么要歧视矮个子,甫一念完,徐宇澄已经抱着肚子笑得直打滚。笑停了,他提问:
“矮个吃不到枣,为什么不吃青草呢?”
我:矮个又不是羊,人怎么能吃青草呢?
他:如果是人,人又怎么能高到摘得到树上的枣呢?
我愣住——也是噢,谁说一定是人呢?
对,这就是区别。我读个啥东西都设想它的描述对象是人,而孩子则认为它的描述对象可以是动物。确实,这首民谣根本没有任何前提说明。当然“摘”字一般是人类才有的手部动作,但如果用于某种动物的拟人写法,也完全说得通。
还有一次他在阳台叫路过的小鸟:小鸟小鸟!我在这!叫了一会儿告诉我:小鸟不理我。
我说当然了,小鸟又不会说人话。
他说:它可以用鸟话回答我啊!——嘿,我认为但凡交流都必须是人话,他则压根没这预期。
【五】
和每个幼儿园一样,他们也要学《弟子规》。他苦恼地告诉我,他觉得《弟子规》里有些道理他做不到。
“比如它要求我们不能挑食。有些东西我就是吃不下,就像人不能飞起来一样,这是没有办法的。”
我问他:“比如?”
他说:“比如辣的东西。还有蛋白。”
确实这两种东西他不吃。说实话我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但他不是一个正在接受文明教育的人吗?他因此受到不少批评。
他苦恼极了,继续深入,给我打了个比喻:“所有的生物都是挑食的,要不然,难道一定要让螃蟹喝牛奶吗?”
他还质疑“一心不能两用”这个词,他说:“如果我打仗的时候光顾着打仗忘了吃饭,结果我没有被打死,却被饿死了,那你说到底是不是一心应该两用啊?”
综上所述,这个既要一心两用,又主张所有生物都必须挑食的小孩,吃饭当然很慢了。为此我想过很多办法。有一次,让他和另一个小朋友比赛看谁吃得快,他毫无悬念地落败了。但是他在我宣布他输了之后,问我:“妈妈,你不是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吗?”
自从宇澄开始学成语之后,我看到很多成语,都有一种神思恍惚的感觉。
顾城说,现代汉语像被用脏了的人民币。确实这样,一个经常要写字的人,就更应该对文字有陌生感,这点陌生感,往往是由自己的文盲孩子给的。
比如我去做别的事不理他的时候,他说“妈妈,你又把我淘汰了”,其实他想说:“你又把我抛弃了”,但他用了“淘汰”这个词,更有一种屌丝的无奈感。
他小时候还喜欢把我打字说成“弹电脑”,把“没发现”说成“发不现”,看碟时把“外国片”说成“世界片”,要我抱、不要别人抱的时候说“妈妈才抱,妈妈才抱”,那混乱又简洁的语序里,就有着现代汉语迷人的陌生感。
我曾教他“好男不与女斗”这个词。结果他每次吵不过女生(包括我),就说:“好男不跟坏女斗!”一字之差,解恨多了。阿Q总是有办法。
我要上班时他挥手:妈妈你去吧,祝你一路顺风,后会有期。
【六】
要扮演一个伟光正的母亲角色是多么任重道远啊。有一次我又在伟光正了。我告诉他“和别人交朋友的时候,不要勉强别人玩你爱玩的,应该和别人玩他们爱玩的。”也许我这个观点不一定对,这里不商榷了。宇澄问:“那别人也应该这样,那结果怎么办呢?玩什么呢?那不就是矛盾了吗?”
“矛盾”这个词是他刚学的,他还没来得及学会“悖论”这个词。但是在逻辑学上,他已经抢先我一步了。
另一次我要求他说出我的两个优点。两个就够了,我求他。他说:“第一,你很爱我;第二,你是个说话算话的妈妈。”我听了之后,意犹未尽,忍不住腆着脸要他再说说我的第三个优点。他怜悯地望着我:“妈妈,你如果要我再说第三个优点,你就失去了你的第二个优点了!”
于是我暗自怀疑,也许逻辑跟学识其实没太多关系。我觉得我的逻辑能力之所以会被他看出破绽,不是因为我智商不如他,而是因为我经验太多。经验令我蒙蔽大意,也令我的思维固化、角质化,在很多时候我没有弹性拥有全方位的视角,或者跳出物外。很多时候,犀利和冷静,不外是因为拥有更多方位的视角甚或跳出物外。
【七】
徐宇澄顺利地长成了一个小学生。他们的校服是白色和红色相间的。他和他的小堂姐晖晖是同学。
奶奶问他和晖晖:“你们的校服和校徽设计成白色加红色,老师有没有告诉你们为什么?”
晖晖说:“红色是说明我们是明天的太阳,因为太阳就是红色的,白色是说明我们很纯洁。”
这是老师教给他们的答案。宇澄可能上课没认真听讲,他没有附和姐姐,他说:“因为学校里蚊子多(学校靠着山,确实蚊子多),校服是白色和红色的,蚊子就不会来叮。蚊子不叮浅色和灿烂颜色的衣服。”
这种反高潮的思路,其实是可以写出好文章的,但是,我不确定能不能得到高分。
用“子”字造句,晖晖说:“我们一起去摘果子。”他说:“我想快点长大,生个儿子。”虽然不是病句,但是好像哪里有点不太对劲。
最不对劲的一次终于到了。有一天去接他,老师看到我,让我等一下,要和我谈谈。我忐忑不安地看到她拿来了宇澄的作文本。上面是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我的妈妈”,宇澄在下面歪歪扭扭地写:“我的妈妈什么yang,你自己看。”
虽然,为了配合老师,我也表现出“回去我一定好好整理收拾他”的决心。但是在心里,我暗自想,如果我写稿子能有徐宇澄这样的精神,起码可以保证不说太多废话。
如果能够的话,我们在养成一个孩子的人格、人性时,培养其生命中能够有其他人的位置,是其人性能力养成的前几位重要的一个。心中有他人,不是指就不要自私,不是指就要像二元文化要求的那般谦礼。心中有他人,才能真正理解他人的想法。胸中有他人,才能有世界,才能激发他的自信、胸怀和能力。
陷阱1,过分苛求孩子,他只能蜷缩回那个黑暗的小树洞中,如果在青春期结束时,还没有一个诱因,让他走出自己的那个小树洞,那么也许将永远丧失培养其“心中有他人”人性能力的机会。
陷阱2,肤浅的以“孔融让梨”培养其“无私”,以文质彬彬、礼貌招呼规范其“礼仪”,那么要知道,历史上把这些“手法”发挥到极致的正是那些臭名远播的恶吏。如果父母以这个原则教育孩子,父母往往是利用孩子解决其自己的身份认可难题、及其自身的社会融合危机。
陷阱3,对不在自己生活半径内的事物,轻易的进行贬低。比如自己不爱某种食物,就贬低别人的这种偏好。一次贬低,就在孩子心中打压掉一种生命的多样性,也消灭了孩子心中的一部分“他人”,极端的结果就是其心中只剩下自己。
正面1,在孩子表达出对另一个生命的付出意向时,父母不要用市井的成本核算来考量,付出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经验;生命的交互是一趟旅程,生命能走多远,哪怕有风险,原则上父母应该持肯定的态度。
参考文章:http://dajia.qq.com/blog/423496070801119
”她无心为恶,但为善需要的勇气与热情,她更加没有。" 作者把她归为“平庸者”,似乎正是“心中有他人”的反面。
“你死你活是你的事,别连累我就行了。” 某种意义上,懦弱的人最为冷酷:为了自身风险最低化,在人家的生死大劫面前,从来袖手旁观。
心中有他人,才能胸中有世界。
在“好姑娘”的幻觉中,道德洁癖者们度过了富有道德感的一生。
http://dajia.qq.com/blog/436364119285586
在晴雯的眼里,她和袭人大约就是这样的两类,她多次表示对后者强烈的不服与不屑。艾薇儿那段话,只要替换几个词,就可以作为晴雯的心声:“我任性、懒散、暴躁,跟谁都处不来,但我知道,我是好姑娘。真正的婊子喜欢装温柔、装贤淑,喜欢害羞,穿粉红色衣服(《红楼梦》里写到袭人总是“水红袄儿,石榴红裙子)。男人肤浅,都只看表面。所以,他们只能错过好姑娘,然后被婊子骗得痛不欲生。只有女人才能看出谁他妈是真正的婊子。”
晴雯不服,围观群众也不服。历来晴雯的观众缘都好过袭人,这不但因为她更聪明更漂亮更加心灵手巧,最重要的是她更有节操。晴雯这个人忠直仗义,但是过于正直的人,往往设置的道德版本也高,眼里揉不得沙子,见不得世间黑暗甚至灰暗。宝玉屋里的坠儿,偷了平儿的金镯子,平儿知道晴雯脾气不好,瞒着她,交给袭人麝月处理,偏巧被晴雯知道了,立马叫过坠儿来,拿过一种一头尖细的名叫“一丈青”的首饰,在坠儿手上一顿乱戳,痛得坠儿乱哭乱喊。
《红楼梦》里,像晴雯这样利用尖细的首饰处罚人的,还有凤辣子凤姐,她拿簪子戳小丫鬟的脸。凤姐一向霸道,但晴雯你犯得着下手这么狠吗?都说了袭人回来就把坠儿撵走,你这是抽哪门子风呢?
但忠直的人就是这样,高度爆棚的道德洁癖,让晴雯分分钟都不能忍,她扛着正义的大旗,就以为可以永远理直气壮。
某次王夫人陪老太太游园时,还不知道晴雯是谁,就见她站在那里骂小丫头,王夫人很看不上她那恃美行凶的“轻狂样儿”,虽然当时没来得及问,却为日后晴雯那场灭顶之灾种下了祸根。
尽管晴雯发火的理由也许很正义,但不是所有的正义,都要用凶悍的方式表达。更何况,晴雯的暴躁并不永远与正义有关,更多的,是一种“我是好姑娘,我就能打败天下无敌手”的勇往无前,似乎只要占据了道德先机,她就可以获得一切赦免。
晴雯虽然欺下,但也并不媚上,宝钗在宝玉屋里多坐一会儿,影响了她休息,她都能骂骂咧咧。黛玉过来敲门,她都不问是谁,就回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吧”。“好姑娘”就是这样心底无私天地宽,管你是谁,爱谁谁。相形之下,袭人就不那么有“节操”,她谨小慎微,殷勤侍奉,处处陪着小心,荣国府上下对她的评价都不错。
鸳鸯跟平儿细数她们在大观园里的闺蜜:“比如袭人,琥珀,素云,紫鹃,彩霞,玉钏儿,麝月,翠墨,跟了史姑娘去的翠缕,死了的可人和金钏,去了的茜雪,连上你我,这十来个人,从小儿什么话儿不说?什么事儿不做?”她第一个点出袭人,后来又数出十来个,唯独没有晴雯。
面对看上去无懈可击的袭人,晴雯要么甘拜下风,如果不想这么做,还有一招能够反败为胜,就是指认她是个“婊子”,在网络社会,有一个现成的词,可以送给她,那就是“圣母婊”。这种词有一种粗暴的力量,从这些词的迅速广泛的流行,看得出,它击中了很多人的内心。
如果别人骂你是个“婊子”,你该怎样辩驳,才能证明你不是?以袭人为例,一旦她变成一个公众视野里的婊子,她所有的谨慎、和善、心细、勤快,都只会更加说明她就是一个“婊子”,围观群众来一句“鉴定完毕”,转身走开。有些人热衷于“鉴婊”,当她们把所有的美德,都丑化成“包藏祸心”,当他们用一个“婊子”就能打败天下,她们心里的自己,就成了一个“好姑娘”。“绿茶婊”这样的词,让你瞬间转败为胜,跃上道德制高点,有了居高临下的可能。
让我说一句得罪人的话吧,几乎所有被骂做“绿茶婊”的女子,在人群中都出类拔萃,而热衷于“鉴婊”的,往往都是些怨忿的“loser”。这种近乎“莫须有”的谩骂,固然能让骂人者快意一时,却也暴露了自身深刻的无力感。
当她们把别人定义为“婊子”,就意味着她们从此躺在各种不服不甘不忿之上,失去了了解、学习、欣赏的可能,也失去了自省的可能,直到变成我们熟悉的那种老太婆,正义满满,中气十足,在对网络疏远而不能适时掌握新名词之后,还能以“好姑娘”式的“真性情”,像随地吐痰那样,随地骂出一句“婊子”。然后,就在“好姑娘”的幻觉中,她们度过了富有道德感的一生。
如果说理想是未知的,父母是在黑暗中探求理想,那么当遭遇现实的困难时,不能把孩子当成导盲犬,去测试这个世界的反应和边界。在孩子的路径选择上,要减小路径的不确定性。
父母对教育有新的理念,对人生有超越时代的认知和诉求,不要把这种挑战强加给孩子,请把选择权留给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是属于社会、属于时代的,不是属于某个家庭的;德国有个孩子起诉父母,没有得到他的允许,就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漫长的诉讼后,居然孩子胜诉了。
有个父亲,努力培养他的女儿为长跑健将,当时上电视的时候,女儿大概10岁,孩子每天跑10公里左右,嘉宾、观众一边倒的声讨父亲的行为。这个父亲这种挑战性的尝试,存在着显而易见的风险,孩子只是这个父亲的理想的延伸、探索的工具。而且可恨的是,女儿当时说:“我真的喜欢跑步”,她确实把跑步当成自己的理想了。
父母有某种能力的时候,不要把这种能力发挥到临界的边缘,宁可保守一点,退一档而设定目标。否则临界的风险,一旦兑现为现实,将是孩子和父母都无法承受的痛。
中国家庭情感的心理分析
http://shijuzhikublog.blog.163.com/blog/static/221084109201491152849943
文/武志红
武志红所著的《为何家会伤人》及《中国家庭的轮回模式》,是从几千个直接听到的故事,读到的几万封信,还有近两百个深度咨询个案,得到的直观经验式的总结。
中国家庭的轮回有几个链条,一环紧扣一环,大家可以看看,符不符合自己的家庭。
链条一:
结婚时,做选择的标准,不是情欲与激情,更非爱与恋,而常常是安全感,不仅长辈为儿女做选择时如此,年轻人自己选择也常是如此。结果是,婚姻相对稳定,但缺乏情感。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而这一个基石,普遍没打好。
我去河北唐山,女友老家,他们家人都特别喜欢我,都说:看志红多憨厚啊,人家北大毕业的一点傲气都没有,这下可对小雪放心了。这是地道的安全感。
关于爱情与安全感并存。其实很简单:只有爱情才能产生真正的安全感。而中国式婚姻一般意义上的安全感,则是能够容易地控制对方。
不以爱情开始,会埋下巨大的隐患。因为,一个家庭会遭受种种挑战,内部,也有外部。若缺乏爱情,面对这些挑战时,彼此就不容易包容对方。也即,地基没打好的房子,面对洪水的冲击,就不牢靠。
链条二:
婚后,因没有感情的滋养,也因女性缺乏安全感的记忆,导致妻子容易感到孤独,于是去抓、去控制丈夫。而丈夫则觉得,本来就缺感情基础,更不愿被妻子紧紧抓住,那只会让他重温幼年时被妈妈吞没的噩梦,所以丈夫要选择逃走,逃走的方式可以是工作,爱好,或者其他女人。
一朋友玩摄影,他老婆说,你出去照相就罢了,特别受不了你回来后还花很多时间摆弄那些器材。她于是吃醋,多么渴望老公用那些时间来陪伴他,用那份热情来摆弄她。但他们的结合,一开始就是男人被动,女人主动,女人抓男人;而男人内疚,不允许自己逃离。
链条三:
妻子感觉到更加孤独无助。等有了孩子后,妻子终于发现,孩子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弥补她内心的空洞,于是开始抓孩子。并且,最好是个儿子,因为儿子不仅可以填充情感空洞,还可以弥补情欲空洞。
若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儿容易成为妈妈“被讨厌的内在小女孩”的投射对象,被妈妈厌恶乃至虐待,于是,造就了一个同样没有安全感甚至内心空洞更大的女性。
所谓的恋母情结,在中国出现了变型,爸爸甚至不与儿子竞争,而是迫不及待地将儿子推给妻子,这样他就自由了。于是,爸爸参与造就了另一个自己。
(爸爸从家里逃走,将儿子塞给妈妈,最终形成:不是孤儿寡母也成了孤儿寡母。贾平凹的《废都》是这么写的,张承志的小说也是。于是,恋母弑父的俄狄浦斯情结就有了一个中国式变种:恋寡母。)
过去主要因重男轻女,现在则主要因男人想逃离妈妈的潜意识动力,导致做父亲的男人不仅逃离妻子,也逃离女儿,与女儿的关系疏远,这导致女儿即便在母爱一环上有所改善,但在父爱一环上仍相当欠缺,于是女性对得到异性的爱,更为绝望一些。
总结一下,男孩得到母爱表面过多但质量堪忧,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被吞没创伤,这导致男孩不能表达情欲,并且比较被动;女孩则得到母爱和父爱都比较少,容易有严重的被抛弃创伤,而她们虽也有被吞没创伤,但没有那么严重,所以相对男孩要主动很多。
链条四:
这样的男孩女孩长大了,男孩抗拒表达情欲,抗拒亲密,同时被动;女孩则不知情欲是何滋味,还因为被抛弃的创伤,对亲密有强烈渴求又得不到,所以会找容易掌控的男人——也即被动的男人。于是,又重复了轮回的第一个链条——夫妻之间缺乏情爱。
一个朋友,高中时给同学们发糖,一女同学冲过来揪住他的脖子说,我的糖呢我的糖呢?很快,他们恋爱,最终结婚。
因为与妈妈纠缠太紧,所以中国男孩通常发展成两个类型:大多数成为被动的好人,不能表达情欲,不能表达需求,甚至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像个男人;另外一部分像男人的,则常常是不负责任的混蛋。
这便宜了极少部分像唐璜一样的混蛋男人。他们不负责任,玩弄女人,但因他们的情欲表达非常自然、非常顺畅,结果,他们可以轻松唤醒女人被压抑的情欲,于是频频得手。女人会说,这些混蛋伤害了我。可是,她们却总是想着这些混蛋。因为情欲被点燃的感觉很好,那是活着的感觉。
链条五:
婆媳关系:是个中国词汇。大多数中国式家庭悲剧,都是以婆媳关系为背景而发生的。这也是个伪词汇,其实真正的词汇是——母亲恋子。
童年缺爱的女人,成为母亲,又遭遇丈夫的逃离,最终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抓住儿子。并且不是简单的抓,而是将儿子视为丈夫,并且是超顺从的“丈夫”。这个“丈夫”满足着妈妈的所有层面的需要。可以想象,失去这样一个“丈夫”,对她是何等的创痛。结果,婆媳关系就成了中国家庭的主要战争,战争目的是争夺被动的儿子。儿子和儿媳的疏远,却成了可以接受的现象。
链条六:
至于公公,已成了这个家庭中可有可无的一个注脚,没有人争夺他。除非他生命宽广而精彩,否则他在家庭中就是一个零。
若公公和岳父,在大家庭中还发挥着巨大作用,甚至成为家庭问题的直接制造者(有外遇不算,必须是主动冲突),这是因为,他们执着于权力感,不容许别人挑战他们的权力,只是要求别人一味的服从于他,但这不会造成特别复杂的情感关系,形成不了特别复杂的轮回。
老男人在家庭中当权,会导致压抑的气氛,但通常不会让事情特别诡异和扭曲,而且通常一目了然。母亲一旦成为家庭的当权者,会导致特别复杂的情形。
链条七:
再说说儿子,他们内心深处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回事,但是,他们不敢面对。因为,他们对母亲承受着俄狄浦斯情结导致的深重羞耻感。他们知道自己也有错。他们不愿意被别人看见,关键是自己不敢直视内心的深渊。
他们的内心一般有这样几个层次的问题:一,内疚,很深的内疚;二,恋母情结导致的羞耻;三,担心被妈妈抛弃。
母婴关系质量越差的孩子,越容易成为母亲恋子的超级牺牲品。其实他们很苦,并不比被疏离的媳妇轻松。并且,媳妇是受害者,容易面对,也可以逃离;但儿子却觉得自己错了,又无法面对,也不能逃离,妈妈是他们毕生的重担。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中国的孝道,就是源自母亲恋子,而儿子又将这一关系神圣化。以神圣化的方式,逃避了自己内心的黑暗与复杂。
儿子觉得妈妈牺牲了一切养育他;儿子与妈妈之间的性能量(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性能量)让彼此都不安,而孝敬,可以拉开一个距离。所以,中国家庭总是客客气气的,不能轻松表达亲密。
中国家庭的亲密表达障碍,有三个原因:一,性;二,恐惧亲密,因都有被抛弃创伤,不敢爱与亲密;三,逃离亲密,因渴望亲密的人扑向对方时,只有自己没有对方,所以令对方恐惧。
母亲恋子,子恋母亲的另一面,是儿子将对妈妈的巨大不满——包括想杀死母亲的动力与能量,转移到媳妇身上。其中的原因是:儿子将好妈妈的部分映射到母亲身上,而将坏妈妈的部分,投射到妻子身上。所以,越是对妈妈吗孝顺,就越是对妻子冷淡。
婆媳关系中,谁都赢不了,妈妈毕竟不能得到儿子的情欲,妻子也得不到,但男人的情欲总要去找一个地方安放,于是,妓女,或小三,就成了一个平衡物,而广泛存在于重男轻女最严重的地区,而做小三的女子,也常是在自己原生家庭中得到爱最少的女子。
链条八:
越是重男轻女的地区,小三的存在就越是普遍。我说的是职业小三,即做小三上瘾的女子。
曾认识一美女,工作很好,却接连做了四次小三。每次都是,一个男人给她讲,他多么爱自己的女友或老婆,在那一刻,她就爱上了对方。含义很简单,她是想通过打败另一个女人的方式,收获自己的价值感。
做小三上瘾,是女人处理自己的恋父情结的一种方式。原因常常是,在与妈妈或姐妹的三角关系中,她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即,根本没得到过父亲的爱。
(现代心理学认为,处理俄狄浦斯情结的基础,仍是母婴关系。假若母婴关系好,孩子关于好妈妈与坏妈妈的分裂就轻,就能整合好妈妈与坏妈妈。但假若母婴关系质量差,那么就会造成好妈妈与坏妈妈的分裂。即,俄狄浦斯情结的冲突,是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将好妈妈映射到异性父母身上,而将坏妈妈映射到同性父母身上。但若好妈妈与坏妈妈分裂不严重,孩子就容易整合这一冲突。如果好妈妈与坏妈妈冲突很严重,俄狄浦斯情结的冲突也就很严重。)
继续谈小三:更神奇的是,我听到一些故事,故事中的小三,甚至是妈妈为自己儿子找的。对于男人来说,小三是处理他自己内在冲突的一个方式:将责任放到妻子身上;将情欲放到小三身上。
这么做,对妻子是很不公平的。可现实如此,男人是在一定程度上将妻子视为妈妈,因不能与妈妈发生情欲,所以也不能与妻子很好地过性生活。
男人找小三似乎很爽,可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而已,内心中,因责任与情欲分离,他的内心也不得安宁。所以这样的男人会幻想:如果老婆和小三能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该多好。这其实是一种象征:如果内心能融合该多好。
简而言之:
如果“母亲很强势”,那么儿子通常会有情感障碍,在潜意识里觉得情感是种罪恶;女儿可能会永远在寻找感情,也许只是精神上,也许会落实到生活中。
父母中的一方角色缺失,或在情感上遭到父母中某一方的抛弃。很多孩子是缺爱的——他们并不缺衣少食,却从来都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和父母之间有强烈的距离感。事实上,往往这些父母自身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他们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使他们无法对孩子表达出温暖和爱。
孩子往往会觉得,他们之所以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是因为不够“好”或“完美”。他们可能会变成完美主义者,以离谱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
而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够好,也就会很难对自己的伴侣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因为他们总是担心,一旦对方知道了自己真实的样子,就会失去对方的尊重和爱。
另一个极端的可能是,他们也有可能会极端依赖自己的伴侣,希望伴侣能够给他们那些没有从父母身上获取的、无穷无尽的爱。
我们可能会觉得,我们总是无法抗拒和“某一类人”在一起。一个特定类型的人总会对我们产生一些奇怪但是非常强烈的吸引力,即便和Ta们在一起,亲密关系充满了冲突、痛苦和困难。这些人很有可能和我们原生家庭中的某个成员非常相像,或者是和某个成员彻彻底底是相反的人。这和我们潜意识的影响非常相关。可能是因为那些人,往往能够重新树立起和原生家庭很类似的那种稳态。
在这时,你必须告诉自己,你的丈夫不是你的父亲。为了能够建立长久稳定的亲密关系,亲密关系应该是两个成熟的、拥有稳定的自我意识的成年人之间的关系。而成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真正地脱离你的原生家庭角色,认识自己,真正地建立起一段独立的、新的关系。
http://dajia.qq.com/blog/441073010949661
某种意义上,冯叔叔对我的人生是有影响的。
比如说:虽然我从小语文成绩就很好,但文理分科时候,家人毫不犹豫替我选了理科,他们举出的、不容驳回的例子就是冯叔叔:以文犯禁,是多么可怕的事。
出于同样的理由,当我开始写东西时,他们也始终提心吊胆,直到发现我不过写情情爱爱,才松一口气。偶尔跟他们见长辈熟人,听说我写东西,不着调的长辈会说:“好呀,多写写反腐倡廉,好好骂骂那些不象话的当官的。”我准备答“术业有专攻”,但我妈已经抢过话头:“就现在这些,她还写不过来呢,没时间写别的。”生怕她说晚一句,我傻乎乎答“好”,从此万劫不复。
也比如:我父母始终鼓励我在大学恋爱,一方面有他们从同学变成终身眷侣的美好愿景,另一方面——冯叔叔又不幸成为反面例子。我母亲说,他那么帅气倜傥,当然有爱慕他的女生。但女孩无论如何苦劝,他始终不肯放弃政治理想,女生只好自己走了。“如果冯叔叔肯听一句……”这是出于“妻贤夫祸少”的传统观念。而对为人父母者来说:也许,参与政治,就是最大的祸患。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风波亭被杀害?谁愿意自己的心头肉不在自己膝下承欢,却成为炮灰?
冯叔叔,就为了这毫无意义的事情,毁掉了一生。
2008年9月,冯叔叔与世长辞,结束了他六十四年的艰辛生活。我听到这消息的第一感觉竟然是基督教式的:“终于可以息劳归主了。终于能够少少休息一下了。”
从入狱到最后去世,四十年来,他没有过好日子。我从来没机会问他是否后悔过年轻时候的热情与狂热,他到底如何定位自己的一生?是纯粹的牺牲者还是“无悔青春”?曾经的拳拳爱国之心,像鸡汤表面上的泡沫,毫无价值,而且随即被撇去,仿佛从来没存在过。
利他行为源于长期进化竞争的结果
http://dajia.qq.com/blog/428938028359818
举个例子,在早期人类尚未发展出农业和畜牧业之前,全靠狩猎和采摘来获取食物。当两个家庭的猎手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邻居或朋友,那么,他们常常会面临到如下的情势:因为狩猎并非每次出击都能有所斩获,一个猎手在这次狩猎中收获了猎物,而另一个猎手则空手而归。下一次出击情况则可能正好相反。那么,他们可能随机发展出不同的策略。其中一种策略是各自家庭享用自己猎物收获,不予邻居分享;而另一种策略则将自家吃不完的食物拿出去与邻居分享(特别是大的猎物如果几天不能吃完,就可能腐烂而浪费掉)。前一种策略下,每一个家庭都会经历较为频繁的挨饿,导致发育受阻、体力不足、健康受损;后一种策略则使合作双方的家庭挨饿的概率大大下降,从而将发育和健康的风险降到最低。在长期的竞争中,发展出分享者策略的族群将有更大的机会生存繁衍,而独享者的族群更可能在进化竞争中被淘汰。
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复杂化,这种互惠式的利他行为将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情境和局面。从长期来看,投桃报李的互惠模式将促使个人对他人更积极地施以帮助,而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回报;而且你付出猎获的动物肉给他人分享,未来可能得到他人对你孩子的照顾。
但是,尽管互助式的利他行为能使双方获益,但从短期来看,欺骗的策略比分享更具有优势。一个欺骗者能从他人的分享中受益,但他原本就没打算将来与他人分享。这样的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当一个人对他人施以利他行为时,就会出现两种情况:或者互惠的合作,双方都会受益,但双方都有成本的付出;或者被欺骗,你有所付出,而得不到预期的回报,而且还会独自承受风险。因此,人们就可以选择自己是成为一个分享者,还是欺骗者,如果是欺骗者,也会出现两种情况:或者对方是分享者,你得到收益但却无须付出;或者对方也是欺骗者,那么双方都不会受益,但鉴于互惠的利他行为本身就源于抵抗风险,那么双方不仅不会受益,还会像独享者一样承受风险。
这就是人类利他行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生物学里将其称为“利他主义难题”(problem of altruism)。其实,这个难题与经济学里的“囚徒困境”十分相似。只不过如果欺骗者的策略相比分享者更具有优势,那么利他行为就会从人类进化路径中消失。而如果人类要保持分享者的利他行为倾向,就必须要发展出识别欺骗者的能力。
另,有一个电视谈话节目中提到,多年前有一个社会学女博士,在火车站偶遇一位不识字的中年妇女,谈论到妇女家乡的一个情况,该女博士决定去妇女家乡走一趟,看能否调查一番以帮助他们,但是,女博士最后却被妇女卖到了山里,做了山民的媳妇。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英语:Stockholm syndrome;瑞典语:Stockholmssyndromet)又称为人质情结、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加害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者的一种情结。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 Erik Olsson与Clark Olofsson,抢劫瑞典斯德哥尔摩内位于Norrmalmstorg广场最大的一家信贷银行,并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与警察僵持了130个小时后,歹徒最终投降。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4名曾经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表明并不痛恨歹徒,表达他们对歹徒不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多加照顾的感激,并且对警察采取敌对的态度。
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6日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错综转变下,5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因为被发现在斯德哥尔摩人质挟持事件而得名。
研究者发现到这种综合征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男女皆可能有此症状,惟女性的比例比较高。
目前只有进化心理学才能较好的解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由于古代的部落战争是如此之频繁,因此每一个现代人都拥有无数位充当奴隶的女性祖先。多数男人在本部落战败之前都战死了,即使投降,性命往往也难保。这些女性被掳走之后,等待她们的是漫长的充当奴隶的一生。这位不幸充当奴隶的女性,其最佳的选择就是真心诚意的热爱自己的主人,并为获胜的部落生儿育女,这是她能够成功繁衍自身后代的唯一选择。那些成为了奴隶的人,必须将自己的价值观全部进行彻底的转换,就是所谓的自我洗脑,这是适应奴隶身份的唯一出路,转换之后就会真正爱上这份新“职业”,并在奴隶的道路上出人头地。这位奴隶女性做出了所有选项中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因此她成功传播自身后代的几率会大增,经过数以万代计的进化选择之后,这一基因便深深刻入了人类的内心,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普遍现象。
人是可以被驯养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杨景端博士说道:“那么这个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制造者,既可以是一个绑匪,两个绑匪,也可以是一个组织,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国家机器。受害者可以是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整个国家。”我们不难看到,从心理学与精神病理学上来看,这是一种针对个人的现象。然而就以个体为元素的社会心态而言,历史也呈现出一种社会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如果你真的解救了某位奴隶,那么他痛恨你的概率远大于感激你的概率。这是因为他原先的价值体系被你破坏了,在新的价值观没有成功建立起来之前,这位前奴隶将遭受到心理上的巨大痛苦,他会把这种痛苦归罪于解救自己的人。换句话说,如果主人倒台了,那么最伤心的往往是奴隶自己。当然,并不是说此人永远也无法建立起新的价值观,只是说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重新经过一番残酷的心理斗争之后,此人才会慢慢开始接受主人已消失的事实,并开始全新的生活。更有可能是,此人终生无法摆脱原先的奴隶思维,他会花上一辈子的时间去寻找下一位主人。在这里我们可以大胆做出一个预言:美国人永远无法在伊拉克扶植一个西式民主政府,伊拉克最有可能的出路就是重新迎来一位新的强者的统治,不过由于美国不会接受这一事实,因此目前的混乱状态将长期继续下去。
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质数据库显示,大约27%的人质表现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症状。据心理学者的研究,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大学生容易崇拜和爱上教授,也是一种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电影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电影《天若有情》女主角JoJo爱上劫持她的华弟。
电影《色戒》女主角王佳芝,与特务头目易先生之间的感情纠葛,就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因为王佳芝的告密,最终刺杀失败。
从进化心理学来说,男性外出狩猎采集食物,会遇到各种困难,男性的思维模式就是解决问题。女性在山洞里照顾后代,女性的思维模式是协调各方关系。
几十万年来,人类都是直接将“问题”杀掉。进入现代文明,人类开始有能力供养“问题”,从而形成了人类社会的多元化,并使文化和规则急剧复杂化。在这样的时代,女性的协调力比男性的解决力,越来越体现出价值。因此,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培养孩子协调能力的优先级,要高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类社会进入了“温和生存”的时代。
类似《老友记》里所呈现的美国人民的悠哉生活,其原因有三点。
首先,是因为美国在剥削全世界,全世界人民在供养着美国;其次,作为最强大的国家,她有足够的自信和包容,就像唐朝中、前期一样,其人民也就生活得比较宽松;第三个原因,才是其民主制度。
美国在输出其价值观的时候,跳过了前两点,直接宣传第三点。其实,如果没有前两点作为基础,其人民的生活,跟第三世界国家的也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不是美国的原生公民,想要享受这种优越的生活,那么你加入的过程,将被狠狠的剥削一番;而且,一旦国际关系紧张,你将立刻面临不平等的对待,极端情况下,甚至可以剥夺你的国籍。
在跟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有两件事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有节点性的意义。
1. 游泳事件。在孩子2岁左右时,一次在游泳池里,他穿着充气泳衣,从下水开始就紧紧地搂住我的脖子,努力地适应和平衡:水、自己、父亲三者的关系和存在。
2. 望远镜事件。我有一个很喜欢的望远镜,在孩子2-3岁开始对之好奇的时候,我也许对他说过:不要用手摸前面的镜头。也许又过了2-3年,一次偶然发现镜头上有很多的手印。又过了1-2年,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并真心希望,但愿我没有对他说过一次以上“不要摸镜头”的话,因为我也记不清了。
游泳事件,也是我努力适应和平衡,与孩子的关系和存在的开始,关于这个主题,我只学习了一小部分,还在进行中。
望远镜事件,我联想到了电影《雨人》,主角的父亲有一辆心爱的老爷车,严厉禁止大家使用(也许只能在一旁欣赏),然而有一天,青春期的主角跟伙伴们一起把这辆车开走了,父亲报警(知道不是被盗),孩子被警察逮住拘留了。孩子从此离家,直到父亲去世也不曾回来。其实孩子在观察甚至破坏父母的心爱物品时,也是在琢磨和学习父母的价值观,为什么这件物品这么重要,需要捆绑这么多的规则。父母如果制定了绝对的规则,也就斩断了这部分价值观的传承链条;父母与孩子的价值管道,正是由这一件件有价值的事物接续连通着。
关于“不要”,父母应该设立的三个级别的处理原则:
1. 创造可被孩子完全支配的事物或事件,比如积木玩具,孩子可以自由的,不需父母帮助和制定规则地,完全掌控和运作。
2. 在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力度上,慎重且动态的实施和调整。孩子将来走上社会离开父母,将依然延续这个主题和过程。
3. 绝对的规则,并不需要说出来。当父母是个重要人物时,比如拥有电影《指环王》里的至尊戒指,或者有一个带着发射按钮的核密码箱,那么,父母要么放弃这个重要的社会角色,要么把这个重要物品放在工作场所或山洞里。总之,绝对的规则,因其绝对的力度,在孩子有足够的能力之前,就不应该存在。
孩子,肯定不止一次的好奇,望远镜里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手指戳的进去吗?是什么材质,会弄疼自己吗,有危险吗,能吃吗...
http://cul.qq.com/a/20141221/004058.htm
爱这个东西,在技术上是多么复杂的事情,需要小心的学习。
我哥都30多了,自己都是爸了,如果他一不小心理了一个平头,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爸我妈会像挽救失足青年一样,跟在他背后,语重心长地、反反复复地、苦口婆心地论证为什么他不适合理平头、他理平头怎么不好看、他的脸型和头型的“国情”怎么样、这种“国情”又如何决定了他发型的有效选择范围……
从厨房讲到客厅,从卧室讲到书房,从院子里讲到大街上,直到我哥痛改前非,和平头一刀两断,诚惶诚恐地蓄长头发,老老实实地回到三七开的队伍当中。多年以后,我爸我妈还会在一个秋日的下午动情地回忆道:当年刘瑜她哥竟然做出剪平头这种事情,好在我们当时……
我和我哥不是没有产生“反抗”的情绪,但事实上我们只有两种选择:从,或者不从。从,我们固然会由于生活受到别人支配而不开心,但是他们却会因为“掺和”成功而开心。反过来,如果不从,他们当然会因为“掺和”失败而不开心,而我们则会因为惹父母不开心而不开心。
可是这样做的后果是:我和我哥的个性受到严重影响。一个人经常处于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当中,个性和心理受到的影响不难预计:要么会变得很紧张,为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受到的评判或“潜在评判”而诚惶诚恐,这种紧张会使一个人真的变得“不行”;要么会因为自己的“行”得不到承认而变得愤怒、压抑、暴躁。事实是,这两种后果,在我和我哥身上都得到了反映。
当然好在我并不总是和父母在一起,事实上我一年到头也和父母一起呆不了多久。但就是这样,我仍然能感到他们“看不见的手”在左右我的生活。他们的眼睛,已经镶嵌到了我生活的当中,寸步不离地守着我。我去美国,它们也去美国,我上北京,它们也上北京。
你怎么读了20年书还在读啊?它们幽怨地问。你怎么29了还没有结婚啊?人家都发家致富了你怎么把机会都给耽误了?
当然,这不是说父母不爱我们,或者我们不爱父母。如果他们不爱我们,大约也不会这么无孔不入地“关心”我们的衣食住行;如果我们不爱他们,也不会在乎他们满不满意、开不开心。中国人管这种强人所难的“给予”和自我折磨的“报答”叫做“爱”,已经叫了几千年了,我又怎么能逃出这个“文化”的掌心?
比如今天早上,我从石家庄坐火车到北京。去火车站的路上,无意中向妈妈透露自己的手机钱花完了,新的充值卡还没来得及买。
“那怎么办?”妈妈说。
“没事,我到北京以后在街上买一个,火车站附近肯定就有”。我说。
在一般的家庭里,这场对话应该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在我们家,不是这样。我妈太“爱”我了,她必须帮我解决问题。
她首先给我爸打了一个电话,说我的手机没钱了,表达了一下焦虑,“她手机没钱了,现在要赶火车,又来不及买,要不我代她买,但是她那个神州行的卡,不知道能不能用其他手机代充……”
其间我插话:“妈,你不用管了,我到北京以后自己去买,路上一共不才三个小时。”
她给我爸打完电话,又给我哥打电话,问:“她那个手机,在这边能不能买着卡啊?她是北京的手机,是不是非得去北京买卡?我待会儿买了卡,远程帮她充,行不行?要不你帮她充一下?……啊?不知道?那给你打电话不是白打了?”
期间我又插话:“妈,你不要管了,我到了北京立刻去买卡。”
过了一会儿,路上远远看见一个“中国移动”的牌子,她便提议现在去买,说让我去搭另一辆车,她现在去买,然后“待会儿在火车站会合”。
我不耐烦起来:“现在火车都要赶不上了,我待会儿上哪找你去?你不要管了,我到北京以后自己去买!”
然后到了火车站,妈妈在站门口走了,我在火车上等开车。不一会儿,妈妈打来一个电话:“我买到一张卡了,你拨这个号啊,xxxxxxxxxxxxx。”
“妈你就别管了,我自己去买不行啊?!”
“我都买了,你还不记!”
周围很吵,我手里又没有纸笔,听都听不清她说什么,更不要说记下那个长长的号码。喂来喂去了老半天,借了纸笔,你报一遍,我报一遍,你再报一遍,我再报一遍,终于在忙乱之中记下了那个号码。
充了一百块钱,还了人家纸笔,终于松一口气。这事终于完了。
过了两分钟,妈妈又打来一个电话:“刚才的,是做一个实验,我一共买了三张卡,现在你再记这个数啊,xxxxxxxxxxxx……”
我忍无可忍,提高了音调:“妈你别忙乎了行不行?!我求求你了!”
“好好好,那就这样吧!”她挂了电话。
于是我听见她在挂掉的手机那头嘀嘀咕咕: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好歹!给她买卡,她还唧唧歪歪!我这样的妈妈,哪里找去?不懂事的丫头!!……固然,她不在我身边,但是我还是听见了她说的这些话。
于是,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我心情恶劣——为自己冲着妈妈的那一吼。是的,她是对的,她不过是想为我做一点事,结果我却不知好歹朝她嚷嚷。我郁闷地坐在火车上,反思自己的态度,胸中涌动着一种复杂的情绪:其中1/2是内疚,为自己的“不懂事”、粗鲁、“身在福中不知福”;另外1/2是愤怒,对她的愤怒,为她又一次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我放置到一种自我否定、自我唾弃的情绪当中而愤怒。事实再一次证明,对父母的“掺和”,采取不从的态度,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死路一条。
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这个案例,会发现我惨败在我妈手下,主要是因为她用了两个招式:
一是“强迫给予法”——就算她给予的不是你需要的,就算她给予的是使事情化简为繁的,她毕竟是出于爱而在无私给予;
二是“愧疚激将法”——由于她所给予的,往往是使事情化简为繁的,你必然会采取一种推推搡搡的态度,在推搡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用力过猛的情况,用力过猛,对她造成伤害,你只好感到愧疚。
http://bj.jjj.qq.com/a/20150130/011731.htm
不少英语学习者都有这样的困惑:学了十几年的英语,通过了考试,能完全听懂标准语速的英语新闻广播,可就是听(看)不懂英语原版影视剧(无中文字幕)。
这是因为新闻英语和影视英语之间的区别。
首先,两者在语体上有较大的区别。前者是书面语体的口头形式,用于正式的交际场合,经过加工和润饰,比较文雅,是合乎标准的书面语言,因而使较多使用长句、复句、结构严谨的完整句。布局层次分明、逻辑关系严谨是它的主要特征。后者为口头语 体,以日常会话为基本形式,一般用于交际双方直接接触的场合,因而多使用短句、单句、省略句。随意性,不完整是它的主要特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国的英语学习者接触的绝大部分是书面语体。而在英语影视剧中,口头体的语言材料是最重要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口语中流行的惯用表达方式、俚语以及相关的跨文化因 素。
其次,在语言材料的输出方面二者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英语新闻或英语故事通常是一人输出,输出者往往经过专业训练,发音标准流畅,语速均匀。以美国英语为例,语音输出速率一般在150音节/分钟,而在影视中,角色众多,根据剧情的要求,每个角色都有自身特有的语音、语调和语速,再加上连读、弱读等,这些都使其与英语学习都所熟悉的听力材料相差甚远,故造成了难以看(听)懂英语原版影视的情况。
因此,看原版英语影视剧是练习英语听说的最好途径,影视剧通过声音与图像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信息,将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其它学习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同时还可以调动学习英语的兴趣,做到寓学于乐。
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观看学习时,绝对不能看字幕(可将字幕隐去);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对于比较有用的表达方式要不断诵记,反复操练。
http://dajia.qq.com/blog/446944069158910
高考时考到一个遥远的北方城市,要多年后才醒悟过来,若不是父亲经常那样暗示,她其实可以考得更好一点。
父亲孤身一人,只能回来陪他过。可是,与他一起坐在客厅却那么尴尬,“没话说,两个人像练气功一样默默地坐着”,她形容。甚至,身体靠近父亲的那一侧会觉得僵硬。她在父亲的眼皮下做点什么家务时,心里总有一个声音:我肯定会出错,肯定会出错。结果便在意料之中出错。
说起来都是小事,比如菜汁滴到衣服,打烂杯子,东西丢了,如此之类。但父亲每每必用一种“我说的没错吧”,“我早就告诉过你”的语气说她,她都怀疑父亲是正中下怀的,这令她一次次回归童年那个深夜听到的对话。很多次她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把父亲这些批评,当成一个老人的唠叨一笑置之呢?为什么离开父亲,她是一个正常人,在父亲身边就如此瑟缩,一年一度的团聚就像旧伤发作。
http://dajia.qq.com/blog/438557020925333
所以你看,每年固定发起、参加同学会的最后都是相同的一群人。年复一年,同学会筛掉了飞得过于高的、走得过于远的、混得过于惨的、性格过于强的……剩下一伙彼此过得差不多、活在同一坐标系里的同学,每年固定约见相互确认“原来你过得还是这个样儿”,便可继续相亲相爱,同时安心地继续过自己或许是主流、或许是随大流的人生。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9699899
家,有着世界上最复杂又最单纯的感情关系。而道理,在家庭里,更类似于一种立场斗争的武器,看似道理之间的争论,实际上更多的是立场与联盟在作怪。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家人之间的纵横捭阖。
曾经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女性朋友跟我聊天的时候告诉我,在她眼里,父亲一直都是一个不讲道理,自以为是的人。近几年自从她母亲去世以后,她开始反思和父亲的关系,以及父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发现父亲并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从前,她总在父亲的话里挑刺,而现在,却更会考虑父亲的话是否合情合理。
“我突然觉得自从我青春期开始,我就开始替我的母亲说出她的感觉与观点,与父亲斗争。当时每一次我都感觉自己如此的在理,而现在我却常常感觉到,那更多是我体察到的母亲的意思。”
有时候家庭里就是如此,或许谁也不承认,却在不知不觉中,谁和谁结盟、谁是联盟的挑战者,会渐渐成型、立场深陷,看似大家都在理智层面的争论,却不知不觉被潜意识所摆布。看到的似乎是道理与道理之间的PK,当谁也说服不了谁之后,就变成分贝之间的PK。在她与母亲这组强大的联盟面前,深陷于挑战者的父亲只能坚守自己的立场,提高自己的分贝,继续维持这个格局。
在家庭治疗策略的一本经典著作《改变》里面,提到的两种变化:第一序列的变化最终发生的作用是维持,而第二序列才能对格局与系统产生真正的改变。
如果我们深陷于立场的时候讲道理,无疑所有的讲道理都是第一序列的变化,即维持这个格局与系统。所以这一家子讲道理讲了几十年,母女联盟vs父亲的格局,越讲越坚定。但当母亲去世后,整个格局改变了,情况才出现变化,讲道理的功能才从原来的系统中剥离。
家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其实是一种常态而已,一直处于这种常态之中,是因为还没有到真正讲道理的时候。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190139
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体验到的爱是与控制联系在一起的,那当ta感觉被爱时,也会感觉自己即将陷入被控制的危险之中。这种以控制的方式表达的爱,在中国孩子的成长中并不少见,在我们的文化中,儒家孝道思想占据着主流的思想,孩子之于父母,更像是从属品,父母既为孩子做好一切来满足孩子的需要,同时也会要求孩子服从于自己的想法和安排。当父母为孩子做了一切时,自然而然就会感觉自己拥有了对孩子生活方方面面的发言权,孩子在父母的照顾之下,一方面享受父母的照顾带来的舒适,另一方面又愤怒于父母剥夺了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机会。这种被爱的体验是与被控制、被剥夺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这个孩子长大后,这个等号依然存在于内心之中。所以,当ta感受到被爱时,这个等号就会跳出来提醒ta要回避被控制的风险,被爱也就成为了一件有压力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体验过很多被伤害的体验,那在他的经验中就会缺少被爱的体验,也无法确认自己是不是可以被爱。所以,当ta感受到被爱时,就会感觉那是一种太不熟悉的体验,被爱的感觉会唤醒ta强烈的焦虑,这个焦虑来源一个是ta无法确认这个不熟悉的体验对ta到底意味着什么,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另一方面ta也无法确认自己是不是可以真实的、持久的获得这种美好的体验;还有就是ta也恐惧自己对这种爱的体验产生需要,但是又像曾经的经历那样,最终无法被满足。所以,种种复杂的体验交织在一起,被爱对于ta就会成为非常有压力的一件事。
这种情况在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中是常常被看到的:一个在成长中缺少爱的满足的求助者,当ta感受到来自咨询师的温暖、抱持时,反而可能对咨询师变得很愤怒,这个愤怒就是因为这些陌生的体验唤醒了ta内在太多的冲突性内容,对于该信任咨询师还是该逃离咨询师变得无所适从,进而选择一些破坏这些美好体验的方式,试图回到ta曾经熟悉的状态中去,因为熟悉的方式虽然让ta痛苦,但是熟悉是可以带来确定感的。
http://dajia.qq.com/blog/484701006127966
不可否认的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虽然并不具备很大的实际权力,但是,由于其工作不可量化、不可完全条款化的性质,老师仍然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这个空间,让老师可以在班级这个特殊形态的小社会中调动各种有形的、无形的资源。
比如,如何安排座位,经常性表扬,或者相反,经常性的批评、甚至尖酸的讽刺。要知道,有时候,老师甚至只需一句话,就能让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大大下降,成为同学眼中的怪物甚至贱民。这种班级社会关系中的最极端例子,虽然极少,但并非从不存在。所以,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实际上就成为班级这个小社会中的君主。这一点在小学低龄段尤其严重,一直要到初高中,学生逐渐有了权利意识与反抗能力,老师才慢慢退到一个与学生人格与地位平等的地位上。正是因为这些非正式的行为空间,才使得我们经常看到老师给家长布置作业,让家长帮忙,甚至索贿的新闻。
http://edu.qq.com/a/20150508/024608.htm
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成为全社会争议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张淑琴“很多一年级的孩子口算能算到20以内,认识很多字,大家都觉得这个孩子很聪明,可是这样的孩子因为过早的学了这些东西,真正上学以后他已经不感兴趣了,在和其他孩子学习的时候就不同步。”
南宁七田教育桂林中心老师鲁娜表示,6岁以前的孩子适合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孩子们正处在一个接受信息的快速期,能量如果得不到有效开发,会错过很多进步的机会。
“阅读习惯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王丽华说
家长or政府?谁该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负责。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园长朱敏就曾表示“中国孩子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每一个父母都背负着家庭、社会的很大压力,他们会不自觉地将压力传递给孩子,不断催促孩子‘快快快’地成长。但其实孩子此时正处于摸索状态,而成人却经常打破他们的节奏。”
然而相比家长,要解此困局,政府更责无旁贷。
http://dajia.qq.com/blog/447182066512260
中国式的教育理念里,成功能够覆盖一切,李纨实现了她的目标。《晚韶华》里写贾兰的后来: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想来后来是荣登高位,但第四句却是——昏惨惨黄泉路近,一个猝不及防的大翻转。
李纨不是个坏人,不大可能主动去做伤天害理的事,但以她那种外松内紧式的防范,以及贾兰脱口而出的“不与我们相干”,倒不难想象,在荣国府遭遇浩劫之后,贾兰有所成就之时,她没有向昔日的亲人伸出援手。若是这样,那才是有意味的悲剧,一个人在母亲的教育下,放弃生命里的其他建设,只朝功名奔去,却在鼎盛之际死去,这死亡,使他之前种种不计其余的努力都显得很荒诞,他还没有充分地活过,没有爱过痛过哭过笑过,没有悲悯过温厚过,没有尝试着从过程而不是目的中获得生命的滋味,只是一个劲儿朝前奔时,他的生命,终结了。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若你的生命里除了功名再没有更多,是会被人这样一问。也才有“枉与他人做笑谈”之说。
你也许说,这是一个特例,更多的人不会这样死去,但即使活得更久一点又怎样?
李纨式的教育,会让贾兰到老,都会是他母亲意念的傀儡,哪怕他母亲去世了,他都仍然活在寡母的泪眼里,可以说,从他父亲去世的那一天,他也跟着死去了。
从这一点上,李纨跟赵姨娘,在教育方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她们同样感受到了生活的不公,儿子成了她们对抗这种不公的人质。赵姨娘是通过抱怨,将自己对生活的无力感转化到儿子身上,李纨则将儿子培养成一个沉重的人,她借此得到了安全感,即便贾兰死去,这安全感犹在,毕竟她没有做错什么,她用自己的安全感,挤占了儿子的安全感,但她仍是连皇帝也要表彰的好母亲。